首页 元代文献探研

第二节 《续后汉书》的体裁与宗旨

字体:16+-

郝经《续后汉书》,上起东汉献帝初平元年(190),下至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东吴灭国,包括表、纪、传、录四种体裁,是一部记载三国时期九十一年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全书90卷,其中部分传、录,又根据内容的类型和多寡各分子卷,凡130卷。[1]《四库全书》将其收入史部别史类,属于“上不至于正史,下不至于杂史”,“检校异同,其书皆足相辅,而其名不可以并列”者。[2]这与郝经期望通过确立蜀汉正统,以取代陈寿《三国志》正史地位的初衷,确实相去甚远。

一、《续后汉书》的体裁结构

司马迁《史记》开纪传体史书之先河,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种体裁相互配合,互为补充,形成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东汉班固《汉书》,根据历史发展,将世家一体并入列传,又改书为志,纪、传、表、志,遂成为纪传体史书的基本体裁。陈寿《三国志》,作为二十四史中第三部成书的纪传体正史,却只保留了本纪和列传二体,而不设表、志。而且鉴于三国分立的历史事实,陈寿将其史分为魏、蜀、吴三书,只有《魏书》设纪、传二体,以突出曹魏的正统地位,《蜀书》《吴书》都仅有列传。

郝经《续后汉书》不再采取陈志那样以国别为书,而是分表、纪、传、录四种体裁来综合记载历史,融铸三国史事于一书之中。年表1卷,以表格形式反映当时三国分立各有年号以纪年的历史事实。帝纪2卷,突出蜀汉政权在三国时期的正统地位。列传79卷,按传记形式区别为人物列传61卷、人物类传14卷、四夷列传4卷。其中人物列传根据三家并立的历史事实,划分为汉传21卷、魏传24卷、吴传16卷,分别记载各国人物。而人物类传,又各按汉、魏、吴的顺序分国记载各类人物。录8卷,则据专题记载三国时期的思想学术、天文历法、地理区划及职官、礼乐、刑法、食货、兵政等制度。这样,表、纪、传、录四体互相配合补充,形成统一整体,既弥补了陈志史书体裁上的缺失,又避免了分国记载割裂历史之嫌。[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