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元代文献探研

第二节 乡试策问的地方特色

字体:16+-

作为科举中惟一的地方考试,乡试策试经常会问及地方政事与要务,还需要照顾不同考区应试群体的差异,故乡试策问往往具有地方特色。

一、应对地方事务

乡试考区,各有其不同的地方要务。即如作为元朝都城的大都、上都,与原南宋统治区的江浙、江西等省,所要应对的地方事务自然大不相同。而这些地方时政,常常是乡试策问考察的重要内容。

大都是元朝的京师,在元代十七处乡试考区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影响。大都路的乡试考官,由中书省礼部直接选差在京的翰林国史院、集贤院或中书省官员充任,而策问也常常涉及京师特有的一些问题。

京师的粮食供给,一直是元朝的重要问题。《元史》云:“元都于燕,去江南极远,而百司庶府之繁,卫士编民之众,无不仰给于江南。”元朝最初是由运河与陆路辗转运输粮食以供给大都,“劳费不赀,卒无成效”。[1]至元二十年(1283),丞相伯颜开海运之策,每年春、夏二次运江南之粮入京师。最初一年不过4万余石,最多时达300多万石,基本解决了这一问题。不过,一旦遭遇水旱灾荒,漕运不足,大都食粮仍会发生困难。延祐前期,民生安泰,每年海运至京的粮食稳定在230万~240万石左右,供应充裕,谷价低廉。延祐四年(1317)的大都乡试策问,即不失时机地提出京师粮食储备问题。这道策问的作者,是当年的大都乡试考官袁桷。袁桷(1266~1327),字伯长,号清容居士,江浙行省庆元路鄞县(浙江宁波)人。袁氏自大德初年荐任翰林国史院检阅官,历仕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翰林修撰、待制、集贤直学士,在京都任职近二十年,熟知风土民情,对京城的粮储挽输有切身体会。策问指出,“京师天下之本,实粟重内,理所当急”。“圣天子惠养元元,实粟内畿,间遇不登,漕运或不能足”。如“今天时雨泽,上协圣心,中外丰熟”,“上下给足”,正当议行京师储粮,以备不虞。策问举西周统计民数、汉代设置常平仓、唐朝京师转输三例,要求考生说明如何预为设防,以便水旱虽多而民不病。更在探讨本朝便宜之法,是建立社仓,“藏富于民”?还是官府收储,以防“谷贱伤农”?如藏富于民,如何使“贫者得济”?若官为收储,“积岁朽腐”,又“何以处之”?期望“习进士业者,通识时务,宜陈说便利,以俟(朝廷)讲明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