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业心理与测评

五、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

字体:16+-

目前,自我效能感理论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教育、职业指导和组织管理、健康等领域。自我效能感在人们生活各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育领域的研究主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和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以及它们分别对教学质量和学习成绩的影响。研究表明,教学效能感高的教师的教学质量高于教学效能感较低的教师(王红雨,严发萍, 2015)。同样,学习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也比学习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在学习成绩上表现更好(王萌,宋岳礼, 2015;蔡延栋,高光珍, 2011)。也有研究结合自我效能感的四种信息来源,就高校教学和就业指导提供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在职业指导与组织管理方面,研究集中探讨自我效能感与工作绩效的关系(陈俊, 2013;李永周,王月,阳静宁, 2015;丛庆,张强,向明,等, 2008;黄辉闪, 2016)、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倦怠的关系(王成义,王林松,刘琪等, 2007;刘萍, 2014)或是结合具体对象给予职业指导策略等(王娟,何侃,张立松, 2013;侯东辉, 2013)。例如,无论是以管理者、员工还是企业科技人员为研究对象,都发现自我效能感高的人其工作绩效高于自我效能感低的人。而在与健康的关系方面,研究表明,高水平的自我效能感不仅能促进身心健康,提高生活满意度,还有利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黎琳,刘伟, 2011)。

也有研究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确定自我效能感作为调节或中介的作用,进一步探讨分析其因果联系。严标宾、张心贵和林知(2013)在探讨员工情绪智力和自我效能感对工作绩效的影响时发现,自我效能感在情绪智力和工作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