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第3版)

第三节 张承志、史铁生、周涛

字体:16+-

在20世纪90年代散文领域,张承志、史铁生和周涛是出类拔萃者。

在20世纪80年代,张承志以小说创作著称。进入90年代,则选择散文作为表达方式。张承志的一部分散文表达了对伪学术和学术寄生虫的蔑视。在《荒芜英雄路》《杭盖怀李陵》《放浪于幻路》《心灵模式》等篇章中,张承志的批判锋芒有相当一部分指向的是以学术作为谋生手段,写得“纸腐墨臭”的文人。这些人的所谓学术研究与人类的良知、主体的生命体验与心灵律动毫不相干,这就使作者“一翻开资料就觉得有一种嚼英雄粪便的感觉”(《荒芜英雄路》),终于有一天“突然悟出自己的不合理”:“在纸人国中,难道我不也一天天变成一个稻草人么?”从而希望,“大火猛烈地烧起来,它扫**了我寄生的纸人国,也终于烧尽了我一身的烂稻草”(《放浪于幻路》)。憎恨都会文明对人心的侵蚀,渴望回归大自然,也是张承志散文的一种重要情思。都会的逼仄、尘嚣常常使张承志窒息,在都会“绿油油的野草”中蹒跚久了,人的心中也长满了野草,心弦也开始锈腐(《芳草野草》),因此读张承志散文,我们常常看到作家在新疆、内蒙古、甘肃这几块贫瘠而苍凉的大陆上踽踽独行的身影。唯有在那里,在“西海固”“沙沟”“起辇谷”“北庄”“枯水孟达峡”,在“黑骏马”奔驰的大草原,作家才感到天空的辽阔、心灵的升华与生命的确证。张承志还有相当一部分散文,极力张扬宗教精神。张承志出身回族,在长期的关于本民族历史踪迹的寻绎中,对一种名叫“哲合忍耶”的苏菲主义教理发生了浓厚的兴趣。《神不在异国》《宁肯湮灭》《背影》等篇章,热情赞颂了历经磨难的回族平民对宗教的虔诚。

张承志的散文有着强烈的画面感,主题的传达往往就借助若干画面之间的重叠、对比暗示出来。比如《背影》,一共由三个“背影”组成:少年时代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所“发现”的母亲“单薄又倔强”的“背影”;在兰州“赶尔麦里”——追悼死在清朝统治阶级刀下的亡人的集会上所看到的数万回民的“背影”,这也是一个民族的巨大“背影”;妻女、朋友眼中自己的“背影”。主题并没有直接地“点”出,而是通过这种无声的排列显现出来,即,为了这个历尽苦难、被迫流亡到边缘地带但仍“坚持着心中沉重的感情直至彼世”的民族,“我”作为这个民族的儿子,有责任肩负起某种使命,与《背影》的主题处理方式相类似的,在张承志的散文中至少还有《荒芜英雄路》《放浪于幻路》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