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第3版)

第四章 长篇小说

字体:16+-

第一节 概述

长篇小说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文学中处于重要的地位。由于意识形态与文学观念的原因,长篇小说的创作大受鼓励,许多重要的作家拟订了宏伟的长篇创作计划,如赵树理、柳青、周立波等。由于认为文学是社会生活本质反映的“反映论”的盛行,许多作家都兴致勃勃地要用长篇小说这一文学形式,记录下在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梁斌创作《红旗谱》便是为了“深刻地反映中国的革命斗争生活”[1];吴强对《红日》的写作也有如此表白:“我不是写了战史,却又写了战史……”[2]李六如创作《六十年的变迁》的动机则是:“将这时代的政治、社会演变,各种矛盾,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曲折性,前仆后继的斗争过程,失败和成功的经验、教训,描述一个轮廓”[3];欧阳山创作《一代风流》,更是抱着反映“中国革命的来龙去脉”这一勃勃雄心[4]……这种“史诗”情结,催生出了众多多卷本长篇小说——普通篇幅的长篇小说越来越无法承担作家们的如此“雄心壮志”,长篇小说只好越写越长:《红旗谱》《苦菜花》有“三部曲”;《青春之歌》最后也成了“三部曲”,《一代风流》共有五卷之多;《大波》亦是四部;《六十年的变迁》与《创业史》命运相似,因为“**”,计划中的三卷最终只完成两卷多一点;《上海的早晨》是四部,前两部在“**”前出版,后两部则直等到“**”后才出齐;一直到后来的《李自成》,从50年代至90年代末,前后共写作五卷,计326万字……在20世纪的中国文坛上,似乎还没有哪个时期涌现过如此众多的“巨型小说”,也没有哪个时期,作家们竟如此不约而同地对超长篇幅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

不过,尽管以篇幅来达到“史诗”效果是这一时期众多作家的共同追求,但成功的并不多,绝大多数“多卷本”都是越往后写,越难以为继,以致不少作品都只好草草收场,而更有一些似乎根本就无力结束。《红旗谱》“三部曲”除了第一部公认较为成功,另两部则由于人物性格缺少发展空间(主要人物性格在第一部中便已基本完成)而显得沉闷;《一代风流》后几部的反响也显然大不如第一部《三家巷》;《创业史》产生广泛影响的是第一部;《李自成》更是一部比一部差。事实证明,这一时期的“史诗式”写作,由于作家史诗意识(体现为对历史、现实的主体独立思考与批判意识)的贫弱与匮乏,也由于现实不可能给他们提供真正史诗意识生长的空间,更由于文化、政治环境决定了这不可能是一个产生史诗的时代,因而,依靠篇幅来支撑的“史诗”,最终只能是徒有其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