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六十年代的长篇小说中,《大波》与《六十年的变迁》都取材于所谓“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但两位作者都有意以新的“革命”理念去演绎这段历史,希望“从这些历史经验中吸取一些‘观今宜鉴古’的教训”[15],从而将它们纳入“革命历史题材”的作品中[16],因而,这两部小说均体现出与“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相类似的创作特征。
李劼人(1891—1962),四川成都人,下层知识分子家庭出身。参加过四川保路运动,1919年赴法国留学。1912年开始文学创作,从事过文学翻译、文学编辑和教学等工作。在长达50年的文学生涯中,李劼人留下了各种著译近600万字,堪称多产。其代表作为长篇三部曲《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尤其是《死水微澜》,被认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优秀长篇。此外,还有长篇小说《天魔舞》及多部短篇小说。
早在30年代,李劼人就被郭沫若誉为“中国左拉”,受到大力推崇,但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漫长岁月中,李劼人始终受到评论界和文学史界的冷落。70年代后,文学史家逐渐认识到李劼人的价值,给予他比较公正的评价。显然,对于这位作家的研究还有待深入。
《大波》是李劼人长篇三部曲的最后一部,旧版创作于30年代中期,出版于1937年,但故事尚不完整。1954年,因人民文学出版社拟重印《大波》,李劼人遂决定对作品进行重新改写,原计划为四部。改写活动一直进行了8年,至作者去世前,完成了前三部,第四部仅写了12万字,未能终篇。
《大波》写的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事件——四川保路运动。这是1911年爆发于四川省的反清运动,是辛亥武昌起义的序曲。李劼人在20岁时曾参加这一斗争,有很深的感受,这是他30年代创作《大波》的由来。关于50年代的改写作者说:“由于解放后我参加了政治学习(我对政治学习是用了功的),回头再看辛亥革命运动,比前廿年更清楚、更透彻了。这次写《大波》,就想深入运动的本质……”[17]所以,他对自己的写作要求是“必须尽力写出时代的全貌……了解到当时历史的真实”[18]。可见,作者重写《大波》,追求的是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重新审视这段历史,希望能寻找出这场运动在历史发展中的位置和意义,从而再现辛亥革命时代的中国历史画卷,勾勒出一部近代中国的宏伟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