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冷战”格局的大背景下,1949年海峡两岸国共分治的政治格局的形成,在根本上决定了50年代两岸文学的总体风貌有着诸多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主要表现在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的紧张性,导致了国共两党在对文学功能的认识上有着惊人的一致性:都致力于把文学当作某种意识形态的宣传工具。如果说大陆的当代文学在体现文学的这一功能方面,只不过是30年代左翼文学和40年代延安文学的延续、深化和全面推广的话,那么50年代台湾文学注重文学的“工具性”,则是国民党败守台湾之后“反思”在大陆失败的结果,国民党当局认定在大陆时“全国文学艺术界一面倒反对政府”是造成河山易手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国民党当局一方面制定《戒严时期出版物管理办法》,“禁绝三十年代文学”,加强思想禁锢;另一方面大力培植忠于“党国”的“笔队伍”,以当局的政治优势和各类丰厚的奖项、奖金,鼓励和刺激他们“在文艺战线上忠诚执行扫**和建设的任务”[1],倡导“反共文学”。
当大陆在五六十年代发起一系列与文学相关的批判运动,以“统一思想”的时候,台湾则从1949年11月开始,大力提倡“反共文学”,这一文学运动一直持续到1965年左右结束,历时15年,它最初由国民党的文化官员任卓宣、张道藩等人出面倡导,到1955年蒋介石亲自发出号召。在这期间,为了推广“反共文学”,国民党当局分别在1950年、1953年和1955年发起或支持成立了“中国文艺协会”“中国青年写作协会”和“台湾省妇女写作协会”。“反共文学”的主要特点是:(1)“反共复国”的意识形态内容成为贯穿始终的基本主题;(2)在“反共”的意识形态指导下对历史和现实生活进行歪曲;(3)主题先行和文学意识形态化导致严重的公式化和概念化。“反共文学”的重要作品有诗作《常住峰的青春》(葛贤宁)、《革命,革命》(纪弦);小说《荻村传》(陈纪滢)、《旋风》(姜贵)、《蓝与黑》(王蓝)、《涟漪表妹》(潘人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