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时期台湾、香港的小说创作,代表作家有钟理和、林海音、朱西宁、金庸、梁羽生等。
钟理和(1915—1960)这一时期的主要作品有《笠山农场》等。《笠山农场》虽然曾经获得“中华文艺奖金委员会长篇小说二等奖”,但在作者生前却未能出版。小说描写的是刘家父子经营笠山农场的艰辛,以及刘家第二代致平和女工刘淑华的爱情故事。由于附近村民不守规矩,农场改种咖啡的努力失败,最后农场易主;而同姓不能结婚的封建陋俗,则使致平和淑华的爱情备遭磨难。小说对封建习俗和封建观念对“改革”的阻挠和人性的摧残进行了批判,主人公刘致平的身上则有着钟理和自己的影子。小说语言朴实,具有强烈的地方色彩和乡土气息。
林海音(1919—2001),本名林含英,1948年去台湾,长期从事文学出版事业,曾创办《纯文学》月刊与纯文学出版社。主要作品有《城南旧事》《金鲤鱼的百裥裙》《婚姻的故事》《晓云》等。林海音的小说,以对北平生活的“忆旧”和对女性成长、爱情、婚姻生活的表现为主。她的代表作《城南旧事》就是以少女英子的视角,描写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北平城南的一些旧人旧事:有因爱情被扼杀而发疯的秀贞,也有跳出苦海、走向新生的兰姨娘;有宋妈的爱心和无奈,也有父亲的早逝……在经历和感受了这些城南旧事之后,英子“不再是小孩子”了,城南的那些有温馨也有惨烈的旧事伴随了英子的成长,成为她人生内容中难以抹去的早期记忆。在《金鲤鱼的百裥裙》和《婚姻的故事》等作品中,林海音对女性的悲惨命运和婚姻悲剧进行了充分的展示,对女性的身世和命运寄予了深深的同情。林海音的小说人物生动,情节感人,文字温婉清丽,富有“女性气质”和“古典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