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第3版)

第十六章 诗歌

字体:16+-

第一节 概述

20世纪80年代诗歌的开端,应该回溯到1978年12月。正是在这一年,影响了“一代人”的诗歌创作并扭转了当代诗歌历史进程的油印刊物《今天》创刊了。[1]《今天》不但为中国诗坛奉献了一批诗人,更重要的是在创作思想上,开启了个性意识的先河。后来在高喊“pass北岛”中崛起的“第三代”诗人,某种意义上正是继承了“朦胧诗”这种追求自由的传统。据统计,在1985年前后,由政府有关机构主办并获准公开发行的省、市级以上的诗刊、诗报有18家。[2]而自发成立的民间社团却高达200多家,自编自印的刊物、诗报更是不计其数。

1985年是“新时期”诗歌史上异常热闹的一年,连停笔多年的冯至、金克木也分别发表了《新绝句十首》与《晚霞》。这个时期的诗坛出现了新诗史上少见的“六世同堂”的局面。[3]以这一年为界,80年代诗坛大致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主要包括两大诗人群,即被惯称为“归来诗人”的老诗人群体与“**”后才开始创作(部分诗人的创作开始于“**”期间)并在80年代崭露头角的青年诗人[4]。当然,这只是一种相对的归类。后期则以“朦胧诗”为过渡,以“第三代”诗人为主体。

“归来诗人”由于大都不同程度地有过“铁窗后面囚徒的目光”和渴望在“天地间流浪”(公刘《家乡》)的心境,所以他们的诗歌一度在对民族命运、个人经历的反思上达成了共鸣。可是,统一是暂时的。随着“反思”热从文学中退潮,诗歌很快转向了对自身艺术规律的探讨。这对中、老年诗人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不相信权威与偶像是80年代诗坛的一个重要特征,就连被誉为诗坛“祭酒”的艾青也遭到了嘲弄。这标志着“这该是一个时代的结束/……我以微笑告别了历史/手牵儿子跨出了柴门”(流沙河《故园别》)的欣喜过后,诗歌观念的矛盾开始浮出了地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