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第3版)

第三节 新时期电影

字体:16+-

在大陆,首先是一批“传统型”的现实主义电影,标志着电影艺术在走出“**”梦魇之后的新成就。它们真实地记录了社会生活的状态与进程,也相当深刻地反映了改革开放之始充满希望也充满“问题”的日子里各种人的精神状态。正是这种贴近中国生活的现实主义精神使广大观众与国产影片之间有一条有力的感情纽带。这种电影导演的突出代表当首推谢晋。

1980—1986年,谢晋执导了《天云山传奇》(鲁彦周编剧)、《牧马人》(根据张贤亮小说《灵与肉》改编)和《芙蓉镇》(根据古华同名小说改编)三部反映“右派分子”生活的故事片。这三部影片继承和发扬了30年代以来中国左翼电影的现实主义精神,标志着这位“传统型”导演艺术事业的巅峰。在三部影片中各有一个超越现实的美丽、善良、勇敢的女性,容纳、温暖了落难的男主人公,她们被解释为“地母”般的“人民”的化身。这当然是非现实的,然而影片所揭露的刚刚过去的那个时代对人的基本权利的践踏、对人性的扭曲与摧残却是相当真实的。比“地母”的理想更震撼人心的,是对“人”的描写:罗群、许灵均、秦书田落难之中的精神苦闷,他们的自虐与自尊,他们的人性渴求;宋薇面对吞噬人性的极“左”政治,以牺牲良知和爱情为生存代价的巨大痛苦;李国香、王秋赦愚昧地践踏他人同时也践踏自己作为人的尊严的悲剧过程与吴遥被极“左”政治非人化的冷漠心态……这三种状态正反映了在那个摧残人性的年代里人性命运的真实的三部曲。

此外,《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张弦编剧,张其、李亚林导演)、《人到中年》(谌容编剧,孙羽、王启民导演)、《人生》(路遥编剧,吴天明导演)、《野山》(雪村、竹子编剧,颜学恕导演)等,也是一批现实主义的优秀影片,尽管它们与谢晋作品一样关注社会生活矛盾、关注当代人心中的困惑远远超过它们关注电影故事的叙述与表现本身,但必须承认,这种创作的“路子”在当时是具有现实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