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体的形成,是以某种绘画艺术风格的成熟为标志的。在中国画史中,以“体”来划分中国人物画不同风格首推唐朝的张彦远。张彦远将顾(顾恺之)、陆(陆探微)、张(张僧繇)、吴(吴道子)因用笔不同而形成的两种不同风格流派归结了“疏密二体”。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写道:
或问余以顾、陆、张、吴用笔如何?对曰:顾恺之之迹,紧劲联绵,循环超忽,调格逸易,风趋电疾,意存笔先,画尽意在,所以全神气也。昔张芝学崔瑗、杜度草书之法,因而变之,以成今草书之体势。一笔而成,气脉通连,隔行不断,惟王子敬明其深旨,故行首之字,往往继其前行,世上谓之“一笔书”。其后陆探微亦作一笔画,连绵不断,故知书画用笔同法。陆探微精利润媚,新奇妙绝,名高宋代,时无等伦。张僧繇点曳斫拂,依卫夫人笔阵图,一点一画,别是一巧,钩戟利剑森森然,又知书画用笔同矣。国朝吴道玄古今独步,前不见顾、陆,后无来者,授笔法于张旭,此又知书画用笔同矣。张既号书癫,吴宜为画圣,神假天造,英灵不穷,众皆密于盼际,我则离披其点画。众皆仅于象似,我则脱落其凡俗,弯弧挺刃,植柱构梁,不假界笔直尺,虬须云鬓,数尺飞动,毛根出肉,力健有余。
又曰:
顾、陆之神,不可见其盼际,所谓笔迹周密也。张、吴之妙,笔才一二,象已应焉。离披点画,时见缺落,此虽笔不周而意周也。若知画有疏密二体,方可议乎画。
张彦远通过对顾、陆、张、吴四大画家用笔特点的分析,从理论上总结出我国人物画不同的两大画体。
在花鸟画领域以“体”来划分不同风格和流派,首推宋朝的郭若虚。郭若虚在《国画见闻志》中有“论黄徐体异”说,并对徐、黄二体风格产生的原因作了分析。《图画见闻志·论黄徐体异》中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