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人鉴赏品评小说的主要形式
随着小说的产生发展,不断有人对它做出评价、解释。但由于小说在文学史上长期被排斥在高雅文学殿堂之外,致使小说理论也不受重视,因此古代并没有专门的小说理论著作。与小说相关的理论资料,主要散见于小说评点和序跋中。它们结合具体作品,对小说的创作和鉴赏提出了一系列基本问题,并进行了颇为深入的探索。
1.小说评点
小说评点是中国古典小说批评的一种重要形式。古人读小说时,常于字里行间、书头眉端写上简要评语;或者用笔圈点,用于品藻文翰。这就是所谓的评点。小说评点的体例一般包括:总评、回评、眉批、夹批或旁批、圈点等几种。这种形式由诗文评点借鉴而来,对小说艺术技巧、艺术特征和艺术价值有较为集中的分析和探索。若说最能体现中国古代小说批评特色的重要形式,当属评点无疑。
小说评点滥觞于宋代刘辰翁,他对《世说新语》的评点开了小说评点的先河。通过对《世说新语》的评点,刘辰翁对人物的肖像、性格、语言发表了不少精粹的见解。
明代中叶以后,评点之风盛行起来,出现了一批优秀的小说评点家。如李贽对《水浒传》进行精心的评点,为小说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又如叶昼对《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小说的评点等。众多高质量评点的出现,使零星的小说评点逐步形成明清之际蔚为大观的小说评点潮流。
明末清初,金圣叹继承和发扬了李贽、叶昼等人的理论,通过对《水浒传》的评点,将小说评点推向**。金圣叹对《水浒传》艺术成就的探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不仅如此,他还发展了综合型的评点形态,即由“读法”“眉批”“夹批”“回批”等多个部分有机组成的批评形式。这一形式经毛氏父子、张竹坡等人进一步发展,成为小说评点史上最规整系统的评点形态。毛宗岗对《三国演义》的评点、张竹坡对《金瓶梅》的评点、脂砚斋对《红楼梦》的评点,都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艺术见解,并将小说评点推向新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