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社会教育社研究

二、学术史回顾

字体:16+-

学界对于中国社会教育社的研究比较薄弱,近些年来才引起部分学者的关注。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主要有唐孝纯、王雷、曹天忠、赵倩等人的作品,笔者也进行了一些尝试,尚没有发现专题研究的专著出版。

俞庆棠作为中国社会教育社的主要发起者之一、常务理事、总干事,唐孝纯《人民教育家俞庆棠》一书中,第六章的标题为“倡议建立中国社会教育社”,唐孝纯从俞庆棠作为倡议者的角度,对该社创建历史背景、建立、历届年会情况、两个附设的实验区(河南洛阳民众教育实验区、广东花县乡村教育实验区)进行简要历史梳理。唐孝纯作为俞庆棠长女,在中国社会教育社创设期间,时年十岁左右,对母亲忙于社务有深刻印象,“常常看到母亲坐在书桌前,面前摆开笔砚信纸,认真写许多信,那时她常想,‘妈妈好不容易下班回来,还有那么多老是写不完的信要写’,此情此景至今还清楚记得。在那些信中,有很多事和创建中国社会教育社有关 的”[3]。之后的历届年会,特别是第三届、第四届,加入不少俞庆棠当时纠结的心路历程,读起来很生动。该书更大意义上是人物回忆传记,不属于严格意义的学术著作,但因唐孝纯亲历性的具体参与,而体现出一种“历史在场”的感觉。

王雷以博士论文《近代中国社会教育研究》为基础,先后出版了一系列社会教育专著,其中尤以《中国近代社会教育史》为代表,书中第五章第四节为“中国社会教育社”,从缘起·沿革、组织·社员、学术研究和实验工作四个方面,对该社进行提纲性梳理,并开创性地对社教社组织和社员特点做出总结:(1)在组织系统上,以北洋政府时期的通俗教育研究会“认定”和“指派”官方人员为对照,认为社教社是一个由私人结合而成的社会教育学术团体,不具有官方意志,仅是民间行为;(2)从组织结构构成来看,再次援引通俗教育研究会分股成例,认定社教社不具有行政成分,简单的行政机构体现了学术组织的基本特点;(3)从理事会成员看,主要成员基本没有大的变动,而主要成员的来源体现了广泛性和专业性;(4)从出席年会社员人数以及社员增幅等数字,得出该社具有广泛影响力和号召力,并据此推论出当时研究和从事社会教育的人“是比较多的”。[4]由于该书仅仅以年会报告和一些江苏省立学院毕业生回忆为来源,其结论一定程度上失于偏颇。如组织系统,作者仅看到社教社不像通俗教育研究会那样由教育部指派会员,就将之归为不具有官方意志,实际上,如若没有主要倡议人俞庆棠(时任中央大学区扩充教育处处长)、钮永建(时任江苏省政府主席)等行政地位,单单征召到足够有分量的发起人就绝非易事,更遑论社务进展,社教社的最大特色是“政教合一”,极力吸收各种社会教育行政官员入社,该社通过理事会理事遴选[5],来实现社会教育界与政界、其他主要教育社团的大联合。南开大学张伯苓在复中国社会教育社临时筹备委员会会函中,称“诸公对研究社会教育学术,促进社会教育事业备极热心,钦佩无拟。嘱列贱名于发起,极所欣愿,敬当如命。惟参加会议一节,恐因冗未克前往也”[6];再者,中国社教社并非如作者所言“民间团体”没有门槛自愿加入,社员入会需要两名理事对其资格进行审核,如中国社教社理事会1933年6月就专函张伯苓,请其对徐轶民等30余人进行审核,方才承认其新社员身份。[7]再如组织结构构成:完善的组织架构是任何一个团体得以正常运行的基础,组织架构的完善程度是衡量一个学术团体是否成熟的主要标志,该社组织机构由社员年会、理事会(包括常务理事、总干事、理事、候补理事)和事务所组成,年会期间设有主席团、轮值主席、审查会和各种特设委员会(如学制系统整理委员会等),绝非如作者所言“简单的组织机构”,单从是否分股、设部,是否设置复杂来判断社教社不具有行政成分、体现学术组织基本特点,有失武断。第三,作者列举出俞庆棠、梁漱溟、雷沛鸿、陈礼江、高阳、李蒸、傅葆琛、马宗荣等为主要成员,还拉出孟宪承、舒新城、黄炎培等“社会上较有影响的教育家”,来力证“表明了社会教育社主要成员的这种广泛性和专业性”。从当时影响看,马宗荣虽有大量社会教育成果问世,但因其理论来源于日本,在当时社会环境下,马宗荣在社教社绝非主干人物[8];与孟宪承和舒新城、黄炎培相比,尚称不上“社会上较有影响的教育家”;而中华职业教育社的核心人物黄炎培作为中国社教社的候补理事,该社第一至第四届年会报告记录及《社友通讯》,未发现黄炎培参加年会的史料支撑(仅委托俞庆棠代其出席第10次理事会议)。实际上,“古人本有生命与知觉,但因时空隔绝已多,治史者必须设想自己身临其境,历经其事,思其所思,然后始能与其形成对话、沟通、理解”[9]。如以从“后世之名”来推演彼时境况,难免陷入误读。同样的问题也体现在其书中的第四结论上,出席社员的多寡和社员增幅仅仅是一个社团社会影响的因素之一,该社1935年、1937年先后出版的《中国社会教育社社员一览》及相关史料证明有不少社员仅仅是挂名而已,在登记社员中,还有因为各种原因被列入进来的[10],没有史料证明这些社员直接参与中国社会教育社年会或其他活动,亦无发表或出版与社会教育相关文章或著作。当然,这些都不能抹杀该书作为较早对社教社学术研究探索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