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古乐制的发展阶段
在我国古代文化传统中,乐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它的作用与“礼节民心”不同,更重在“乐和民声”,即协和民情,归于教化。由于音乐本源出于民间,所以最能体现人民的下情,也就是汉末何休在注释《公羊春秋》时说的“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这就决定了历代统治者对乐的重视,并且建立了相应制度(专门的音乐机关)以制礼作乐,达到体恤民情,教化民心的作用。从历史的观点来看,我国古代乐制的建立与演进,始终围绕一个中心,即“乐教”观念,而具体的表现就是“雅乐”与“新声”的交互与冲突,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乐教观出于对东周以来“乐制”破坏、雅乐寝衰、新声崛起的反思,提出“象德缀**”的思想,这也成为历朝遵循的“乐教”准则。
图2-6-1 汉代乐舞杂技画像砖
考察中国古代乐制文化,如果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乐教观的出现作为历史的坐标,那么在这之前,音乐文化就已经历了四个阶段。
一是理想化的上古圣人制乐阶段。根据考古发现,在诸多原始文化遗址中就发现了陶埙、骨笛等乐器。至于上古的乐章,在历代文献的记述中只是一种传说,而且有着很大的理想化特征。唐人杜佑《通典·乐志》记载“圣人作乐”就有:伏羲乐《扶来》、神农乐 《扶持》、黄帝乐《咸池》、少皞乐《大渊》、颛顼乐《六茎》、帝喾乐《五英》、尧乐《大章》、舜乐《大韶》、禹乐《大夏》、汤乐《大濩》等。这些传说的乐章以及后人推论的思想,被后世儒家学者奉为经典。比如后代史书描述黄帝作乐而“百兽率舞”,禹作《大夏》是治理洪水的壮丽篇章。又比如传说在一个叫葛天氏的氏族里,流行一种集体歌舞,表演时由三人执牛尾踏足而歌。至于所唱的内容,《吕氏春秋》记载的歌名有《载民》《玄鸟》《遂草木》《奋五谷》《敬天常》《达帝功》《依地德》《总禽兽之极》“八阙”,其中就包含了颂扬天德地功和祈求五谷丰稔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