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日的产生及其类别
节日的形成,是和生产力一定的发展阶段相联系的。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古代社会,不能苛求先民们对外部环境的认识水平。四季的更迭,很容易让他们相信冥冥之中有某种神秘的力量支配着世界。为了充分获得生活的必需品,为了能够生存,在特定的日子里,人们准备了丰盛的食物奉献给神灵,祈求他们赐予更多的食物。而作为群体生活的先民们,总是在这样的时候举行盛大的仪式,实现人神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对食物的共享。在岁时节令基础上形成的中国古代民俗节日,又与农事关系有紧密的联系。农耕经济是人们经过一段较长的周期性劳动,在特定季节获得所需食物的经济形式。其中自然性要素占据主导地位,于是大自然四季的运转、新旧的交替,被想象成人的生命的诞生、成熟、死亡、再生的过程,从而赋予了它不同寻常的意义。循环的中断仿佛生命的不幸,给人们心理上笼罩了一层不祥的阴影。为了保证顺利运转,人们就举行隆重的仪式,将自然循环和农耕过程通过模拟性的行为表现出来。每一个节日,总是有特定的行礼仪式,并伴以乐舞活动,这又使古代的风俗节日与政教礼乐常常是统一的。这些仪式中包含了后世节日习俗中体现的种种崇拜意识。
图3-6-1 《清明上河图》(局部)
天时地利是农耕的基础,在农耕文化中二者也相应地占有重要地位,表现在文化心理上,就是尊天敬地;体现在人伦关系中,就是尊祖敬宗。与此相联系,我国古代的时令节日有其自身的特色。首先,节日的确定依据农事,节日中展现的礼乐活动是耕织文明的通俗化表达,这种形态超越单个家庭而扩大到普遍社会。其次,由于农耕经济和政教礼乐保持高度的统一,农耕经济的多样性,必然导致礼乐形态的多样性。每个节日不单是一个具体的活动,而是融合了生产、生活、祭祀、社交、游艺的综合性活动。再次,某些本来是宗教性的节日,由于融入了传统的礼乐精神,表达出民众最普遍的祈福祛灾的心愿,也为人们接受,成为民俗化的节日。体现这些特点的重要节日有春节、立春、元宵、上巳、社日、寒食、清明、端午、夏至、七夕、中元、中秋、重阳、冬至、除夕等。民俗学家们根据节日内容的类型,一般又将这些节日分为“农事”、“祭祀”、“纪念”、“庆贺”、“社交游艺”五类。探讨这些习见节日中的文化内涵将会加深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