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何谓玄学
玄学是魏晋时期的一种哲学文化思潮,它出现、形成并产生影响的主要时间是在魏晋时期,因此人们又称它为魏晋玄学。魏晋时期,玄学家们谈玄论道时所主要依据的原始经典是“三玄”,即《周易》《老子》《庄子》三书,所以玄学又被人们称为三玄之学。同时,因为玄学的主体来源于老庄哲学,所以又有新道家之称。另外,玄学的学术中心在于辨名析理,所以也有人称其为名理学。玄学的命名来源于《老子》,《老子》中说:“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而玄字呢,就是深远的意思。所以,玄学单从字面意义上看,就是玄远之学。玄学这个名称,最早大约在西晋时代已经使用。但明确地以“玄学”指属一种专门的学术概念,则迟至南北朝时期才出现。当时,设有专门的玄学馆,玄学和儒学、史学、文学等并立为国家学术。在对有关内容展开介绍前,有必要对魏晋玄学的一般特点作一个简单概括,以期先有一个宏观的了解。综观魏晋玄学,其基本特点大略如下:
其一,以“三玄”,即《老子》《庄子》《周易》为主要研究对象,并掺和一定的儒家思想,在后期则有佛家思想的介入。
其三,以探究世界本体为其哲学的基本内容。贵无派把“无”当作“有”的存在根据,提出了“以无为本”的本体论思想;郭象则主张独化说,认为“有”是独自存在的,不需要“无”作为自己的本体。
其四,以解决名教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为其哲学目的。王弼用以老解儒的方法注《周易》和《论语》,把儒道调和起来,认为名教是“末”,自然是“本”,名教是自然的必然表现,两者是本末体用的关系。郭象提出了名教即自然的理论,认为道家的自然与儒家的名教是一致的。而前此,阮籍、嵇康则提出了“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主张,表现出反儒的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