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现代历史文学的传统与经验

三、“讽喻”

字体:16+-

很多时候,现代重写型小说并不试图为前文本加上新的解释,而以讽喻见长。郁达夫《采石矶》带有自况色彩,这样的重写中讽喻指向个人性;李拓之、欧小牧等人重写过不少文人故事,如前者的《阳狂》《招魂》《投暮》,后者的《当垆》《投阁》《捉月》,这些小说显然是以古代文人轶事来讽喻现代文人的境遇。自然,重写史乘的小说更多的寄托着家国兴亡的感慨与忧愤,这与当时特定的历史时期密切相关。自况也好,物伤其类凭吊文人也好,借古讽今针砭时事也好,对历史的解释退居其次,重写更侧重于讽喻性。在此,作家创作的驱动力正是讽喻,读者阅读的关注点也往往是讽喻。

在重写中,“解释”指向的是前文本,“讽喻”则指向现实语境。当然,首先是认知模式的改变为重新解释提供了可能,不过,之所以解释某一个前文本,之所以如此这般解释某一个前文本,则和重写者所处的现实语境关系密切,质言之,“解释”的同时更有“讽喻”的目的。为何重写大泽乡起义的小说要强调以陈涉为首的戍卒是“闾左贫民”?为何作家不约而同地用阶级斗争观念来解释这次起义?新的史学观念提供了新的解释模式,从而使重释成为可能,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现实时局激发了作家们借古讽今的写作欲望。

孟超两次重写大泽乡起义就是很有说服力的例子。相隔十余年,孟超对这段历史的理解就有所变化,他认为自己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了解了‘奴隶们才真正是亡秦的’他的新的意义,就是不仅适用于农民的抗争,更适用于民族解放的局面”[1]。当1929年写《陈涉吴广》的时候,正是国内阶级矛盾尖锐之时,十余年后重写为《戍卒之变》,则正当异族入侵、政府无力、民族危亡的时刻。从孟超的自述可知,小说本来就有讽喻的意味,要借古讽今;现实语境的改变使作家对前文本有了新的理解,观念有所变化,于是再次重写时讽喻的指向也就有所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