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现代历史文学的传统与经验

第五章 现代视界与传统魅惑——重读郭沫若历史剧《屈原》

字体:16+-

一、问题的提出:《屈原》情节的“不合情理”

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反响,而且对整个现代中国文学与文化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尤其是在当时抗敌御侮和国共两党激烈纷争的特殊形势下,郭沫若将戏剧当作社会政治领域的战斗武器,通过《屈原》等作品成功地表达了对国民党独裁当局“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愤怒与不满,唤起民众团结御敌的决心与信心。正如周恩来所说:“在连续不断的反共**中,我们钻了国民党一个空子,在戏剧舞台上打开了一个缺口。在这场战斗中,郭沫若同志立了大功。”[1] 对于郭沫若的这一历史贡献,我们绝对不应忘却。但一部文艺作品在社会政治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与它本身是否艺术精品并非一回事。与此类似的例子在国外也有很多:美国南北战争时期曾有一部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广为流传,它对美国黑奴的解放运动起到了直接推进作用,但没有人因为这部作品的社会历史贡献就拔高它的艺术成就,认定它在艺术上多么“完美无缺”,笔者认为对《屈原》也应持类似的态度。

《屈原》在艺术上的最大缺陷,是情节设置的不合情理。作家在剧中将屈原的一生浓缩为一天——“由清早到夜半过后”的时间内,[2] 这对戏剧冲突的集中与强化无疑起到了关键作用,许多成功的剧作如曹禺的《雷雨》等都有相似的情节设置。但如果将《雷雨》与《屈原》稍加比较,就会发现两者的不同:《雷雨》虽然也将全剧情节集中于一天(上午到午夜两点),然而这短短的一天却是剧中主要人物三十多年恩怨冲突的总爆发。那一天发生在周公馆里的人间惨剧虽然曲折离奇、惊天动地,却又都“有迹可循”,因而显得合情合理。《屈原》就不同了。作品一开始,出现在舞台上的屈原即使称不上“春风得意”,却也是备受楚怀王宠信、又深得民众敬仰的“三闾大夫”;他还身兼公子子兰的(怀王与南后的儿子)老师,可见怀王与南后对他的信任程度。不仅如此,怀王在“联齐抗秦”的战略方针上也完全认同屈原的主张。在第一幕,作家还通过婵娟和子兰之口反复对屈原说:“国王听信了先生的话,不接受张仪的建议,不愿和齐国绝交。”怀王甚至已经准备在“今天中午”为张仪“饯行”了。——那么我们只能认定,南后设计陷害屈原,绝非是预谋已久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