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处于欧洲中心地位的法国自然难守中立,同年8月3日,德国迫不及待地向法国宣战。在一些政客“为了法国,为了共和国,为了全人类”一类冠冕堂皇的口号的感召下,法国各阶层民众普遍支持政府参战,不同政党也在“爱国”旗帜下暂时联合起来一致对外。然而战事的进展却给不少法国百姓浇了一盆冷水,法德之间展开了漫长而艰苦的拉锯战和阵地战。当年被妇女们挂到战士枪托上的鲜花早已凋谢,一股厌战和反战的情绪也从普通民众乃至前线将士的心底滋生起来。在法国文化界占有一席之地的和平主义知识分子们空前地活跃起来;广大工人则以持续的罢工愤怒地发泄对战争的不满。虽然这场耗时四年之久的大战最终以法国等“协约国”的胜利而告终,但法国早已被战争拖得筋疲力尽、伤痕累累。战争给这个国家带来了惊人的损失,战争也给法兰西民族造成了难以愈合的心灵创伤。
巴金是1927年离开上海到法国留学的。虽然大战已结束了近十年,但法国民众并没有完全从历史的阴影中走出来。充满人道主义情怀的青年巴金不仅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法国人民那刻在心底的伤痛,而且和他们一道对那场前所未有的人类浩劫给予了理性而深刻的反思。
纵观人类历史,“战争与和平”可以说是其中最基本的主题之一。战争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多棱体。站在军事家的立场看,也许战场是逞才斗智的绝好场所,战争在他们眼里简直就是一门精彩对抗的艺术;从民族主义的角度把战争诉诸文艺作品,我们很容易发现敌人的凶暴残虐和我方将士的英勇报国、誓死杀敌。但作为一名文学家,看待战争是否还应具备一种发自内心的“超越”眼光?我们在许多世界名著里都不难发现这方面的情感意蕴,但遗憾的是中国现代作家对战争的看法几乎都没有脱离民族主义和英雄主义的立场。这当然与中华民族近百年来多次遭受异族铁骑践踏和**的残酷现实有关,不过,如此多的作品都从同一种角度同一种立场来表现同一种文学题材,自然也就无法体现出美学形态的丰富性与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