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变的爆发激起了中华民族爱国知识分子的强烈义愤。于是一直深切关心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熊佛西于1931年冬创作了历史剧《卧薪尝胆》,通过这个家喻户晓的历史故事,慷慨表达了自己 “私仇可以不报,国耻不能不雪”,“宁做断头鬼不做亡国奴”的爱国主义感情。1938年,熊佛西率领抗战剧团赴成都投入到火热的抗战运动中,又将此剧改编为话剧《吴越春秋》,该剧主人公勾践的中心地位非常突出,满腔正气,傲骨铮铮,不仅与古代文学中的勾践形象一脉相承,而且表现得更具有不卑不亢的民族气节。我们也发现,这位勾践身上还表现出一些新特质:
他是一个“爱国”的君王。他认为“私仇可以不报,国耻不能不雪”,并且“把个人的安乐幸福置于度外,把国家的建设兴盛看为重要!”对于国家的赤诚,是勾践一切行为的核心动机。他还是一个“反战”的志士,反对杀人,提倡“君子爱人以听”。在战胜了吴国以后,他希望用“爱”来解除仇恨,维系和平。这令他看上去更像一个现代人道主义者。“爱国”与“反战”这两个新质,赋予勾践现代生命力。勾践成为了现代民族国家话语中忧国忧民、反抗侵略的民族英雄。
除了熊佛西创作的以勾践为主人公的话剧《卧薪尝胆》以外,20世纪30年代还集中出现了一批以勾践为主要人物形象的话剧。这些话剧以西施为主人公,用“计献西施”来反映另一类社会思考,主要有1932年10月初版的三幕歌剧《X光线里的西施》、1932年的四幕话剧《西施》和1935年的五幕乐剧《西施》。其中林卜琳的《X光线里的西施》的剧本审定工作全由蒲伯英承担,明显地透露出蒲伯英倡导的“教化的娱乐”的思想倾向。剧本塑造了一个与传统戏曲中弱柳扶风、为国献身的美人完全不同的西施形象。她贫困劳碌,对自己被送入吴国为妃的命运无能为力,却将吴国的兴亡、百姓的疾苦记挂心间。她更不是那个自觉地承受国家使命的巾帼英雄,而是无辜被卷入政治漩涡中的牺牲品。与西施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她自己真正的国君勾践。勾践贪婪、虚伪,只惦记着吴国的财宝,完全忘了西施是何人,甚至疑心西施私藏了吴国的宝藏。西施为此冷笑道:“你们当初被吴国打败了。你们自己要顾性命和保全你们政府的地位啦,就把我来修饰了作牺牲,进献得给吴王……难得说这世间上活着的人,就专为是给国家政府,预备得做牺牲不成?……”面对这一番控诉,勾践自知理亏,毫无招架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