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现代历史文学的传统与经验

三、20世纪60年代戏剧作品中的勾践形象

字体:16+-

新中国的成立有如金鸡报晓终于划破了中国长达半个世纪的战争黑暗,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得到了历史实践的有力证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的民本主义思想日渐成为社会主导思想。“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1]这种民本主义思想彻底摒弃了以往以王权为基础的政治框架和政治目的,将人民置于国家政权制度的中心。

当代文艺也随之进入了以“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为主题的时代“共名”[2]规范中。这种规范要求文艺工作服从党在不同革命时期的革命任务,要塑造伟大的人民英雄形象,要歌颂生活的光明面,要揭示“历史的本质”和“客观规律”。

在这种文学规范环境下,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文学界又出现了一个短暂的历史题材创作的繁荣局面。这一方面是由于双百方针的提出暂时打破了题材禁忌,为历史题材创作提供了空隙;另一方面是由于文艺界的反右运动和文艺批判使得部分作家不得不规避现实而转向历史,曲折表达生活体验。而50年代末兴起的对于旧戏的整理、旧戏改革运动也正好为知识分子提供了寄托理想的机缘。这一时期最为令人瞩目就是改编自《卧薪尝胆》的诸多戏剧。

20世纪60年代初的“三年自然灾害”给原本发展就十分坎坷的中国经济带来极大损失,而中苏关系的破裂更是雪上加霜,将中国国民生活景况推入低谷。然而,也正是在这种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国际局势中,中国人民迸发出了极强的生命力,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下发挥出了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再一次显示了中国人民群众的坚韧品质。于是“卧薪尝胆”题材获得了人们前所未有的关注,从地方戏曲到现代话剧,据此改编的戏剧作品竟达百部。这些剧作大多有明显的附会现实政治需要的痕迹,或积极塑造人民英雄形象,表达了对于人民群众力量的讴歌,或者影射当时艰难的政治、自然环境,鼓吹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