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诗歌向现代的起步比小说早,但由于中国传统诗歌的悠久传统,走向现代的步伐却显得沉重与艰难。为了不和五四文学革命出现的新诗混淆,我们将戊戌文学革命的新派诗称为“新体诗”。一个值得注意的艺术现象是,当这些新体诗人往诗中灌注新境界新词汇时往往以牺牲艺术性为代价,将诗写得不像诗;当他们注重艺术性的时候,却又回归到传统的艺术趣味之中。
一、更搜欧亚造新声:康有为与谭嗣同的诗
康有为(1858—1927),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因生于广东省南海县,人称康南海。据康有为弟子崔斯哲编定的《康南海先生诗集》15卷,共收诗歌1572首。因此康有为除了是戊戌变法的领袖,还是一位著名诗人。甲午战争后他支持弟子梁启超的文学革命,且看他以诗歌的形式声援梁启超诗界革命的《与菽园论诗兼寄任公、孺博、曼宣》中的一首:
新世瑰奇异境生,更搜欧亚造新声。
深山大泽龙蛇起,瀛海九州云物惊。
四圣崆峒迷大道,万灵风雨集明廷。
华严帝网重重现,广乐钧天窃窃听。
戊戌变法失败后他在流亡中游历了日本、加拿大、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等30多个国家,写了大量的海外诗。这时,他的新体诗中出现了以新害意的问题。康有为大概明乎此,多数诗歌往往是夹带一两句带有新境界与新名词的诗句,譬如七律《游花嫩冈谒华盛顿墓宅》的最后两句“不作帝王真盛德,万年民主记三坟”;再如七律《自柏林汽车过萨逊及莱茵河旁诸邦》的最后两句“遥想千年封建乱,竞争进化是耶非?”在游历墨西哥与加拿大等国时,康有为发现美洲的土著人种同中华同种,并写下《游墨西哥》《墨西哥人种出自谁何》与《考验太平洋东岸南北美洲皆吾种旧地》等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