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第四节 王统照、冰心、朱自清等文学研究会作家的创作

字体:16+-

文学研究会是五四文学革命后涌现出来的最大的一个文学社团,发起人有周作人、沈雁冰、叶绍钧、郑振铎、王统照、耿济之、许地山、郭绍虞、孙伏园、朱希祖、瞿世瑛、蒋百里12人,1921年1月4日成立于北京。后来冰心、庐隐、老舍、王鲁彦等陆续入会。可以说,文学研究会当时几乎网罗了整个文坛的精英,不但有《新青年》的周作人、刘半农等人以及新潮社的叶绍钧、朱自清、俞平伯、孙伏园、郭绍虞等人,甚至连英美派的徐志摩、朱湘等也都加入了。《文学研究会宣言》说发起研究会有三个意思,一是“联络感情”,二是“增进知识”,三是“建立著作工会的基础”,并且宣称:“将文艺当作高兴时的游戏或失意时的消遣的时候,现在已经过去了。我们相信文学是一种工作,而且又是于人生很切要的一种工作”。《文学研究会简章》则宣称其“以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为宗旨”。文学研究会的成立与茅盾接编、改造《小说月报》都在1921年的1月,《小说月报》原来是鸳鸯蝴蝶派的刊物,茅盾接编后就变成了文学研究会的机关刊物,而文学研究会成立之初就向鸳鸯蝴蝶派发起了批判。此外,文学研究会还主办了《文学旬刊》(后曾以周刊或周报的形式面世)以及《诗》月刊等。文学研究会成立之初,除了出版刊物与丛书,还组织读书会并且分了很多组,不过后来这个松散的文学社团主要靠《小说月报》来维系,随着《小说月报》第23卷毁于1932年日寇的“一·二八”战火,文学研究会就画上了休止符。

一、茅盾客观写实的理论倡导与文学研究会创作的矛盾

在文学研究会的成立与发展中,无形中形成了茅盾等人的骨干作用。五四时期的茅盾主要贡献在于文学批评与理论倡导,他从写实主义和自然主义的立场对中国文学传统展开了批判。他在《文学和人的关系及中国古来对于文学者身份的误认》中认为中国文学的传统观念有两种截然相反的倾向,第一种倾向“主张文以载道的”在于取消文学的独立价值;第二种倾向则是把文学当成游戏和消遣而不把文学当成一种严肃的工作。他推崇的写实主义与自然主义把文学当“成了一种科学,有它研究的对象,便是人生——现代的人生;有它研究的工具,便是诗(Poetry)、剧本(Drama)、说部(Fiction)。”他甚至将美与真实画了等号,认为应该“尽量把写实派自然派的文艺先行介绍”。他对客观与真实的推崇使他跳过写实主义而直奔自然主义。“自然派作者对于一桩人生,完全用客观的冷静的头脑去看,丝毫不搀入主观的心理”,使他佩服得不行,使实地观察和客观描写成为他的批评的一个重要标准。以真实为美,使人想到罗丹,不过对他的文学批评影响最大的,还是他在《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小说》等文中推崇的左拉以及在《文学与人生》等文中推崇的泰纳。在唯新是趋的时代,新浪漫派即现代派的出现使写实主义、自然主义在西方已成明日黄花,然而他认为,新浪漫派在理论上或许是最圆满的,但未经自然主义的洗礼对于中国文坛等于向瞽者夸彩色之美,因而还是应该倡导写实主义、自然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