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第五节 叶圣陶、许地山的小说与李金发等人的诗歌

字体:16+-

将许地山与叶圣陶相提并论的唯一理由,即他们是文学研究会中特色最鲜明与成就最大的作家。在五四时期,如果说许地山是最富有特色与创作个性的作家,那么,叶圣陶就是文学研究会中小说创作成就最大的作家。

一、叶圣陶的小说特色

叶圣陶(1894—1988),名绍钧,字圣陶,苏州人。五四前当过小学教员,发表过文言小说。他是新潮社成员,又是文学研究会的发起人之一。后来他担任过商务印书馆等出版社、杂志的编辑,也曾在大学任教,对中国的语文规范很有贡献。1949年后担任过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与教育部副部长等职。五四时期他虽然与朱自清等一起出版诗集《雪朝》,然而能够代表他创作成就的作品是小说。自1922年之后他连续出版了《隔膜》《火灾》《线下》等短篇小说集及童话集《稻草人》。

在文学研究会诸作家中,实践茅盾的写实主义主张的就只剩下一位叶圣陶了。茅盾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导言》中将他引为同道说:“冷静地谛视人生,客观地、写实地描写着灰色的卑琐人生的,是叶绍钧。”叶圣陶的艺术之笔,将小知识分子、小市民的生活与心态刻画得入木三分。不过,叶圣陶的“写实主义”并非无可争议。且不说他早年的文言小说具有较强的浪漫主义色彩,就是在他投到新潮社与文学研究会阵营而以白话创作“为人生”的小说时,也并非“写实主义”能够说明他的创作的,茅盾也认为他初期的作品对人生不那么客观而是抱着理想的,“他以为‘美’(自然)和‘爱’(心和心相印的了解)是人生的最大的意义,而且是‘灰色’的人生转化为‘光明’的必要条件。”而这种不客观的文笔一直到1927年左右的短篇小说《夜》《冥世别》中也很明显。值得重视的现象是他对柏格森的爱好。一个现实主义作家应该对左拉、泰纳、孔德等人的艺术与哲学感兴趣,而不应该对柏格森感兴趣。柏格森的学说不仅是反科技的,而且是反理性的,客观、冷静地理智观察的方法也为他所排斥;他极力推崇的是本能和直觉。他与尼采与弗洛伊德等人对现代主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921年叶圣陶在《晨报副刊》上发表的《文艺谈》中说:“柏格森以为唯直觉可以认识生命之真际,我以为唯直觉方是文艺家观察一切的法子”。1922年叶圣陶在《诗》月刊上发表《诗的泉源》,认为文艺家应该“以直觉、情感、想象为其生命的泉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