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下)

三、柔石、沙汀与艾芜的小说

字体:16+-

一般的做法是将沙汀与艾芜相提并论,然而细考起来,沙汀与艾芜的创作风格差别也很大。从三人的创作都受惠于鲁迅教诲的角度,将他们放在一起讨论又是合理的。

柔石(1902—1931),原名赵平复,浙江宁海人。1925年出版短篇小说集《疯人》,并赴北京,在北京大学当旁听生,旁听鲁迅的课程,但当时鲁迅并不认识他。次年回浙江,1928年短暂出任宁海教育局长后,到上海并拜访鲁迅。疑人的鲁迅对柔石的信任创造了纪录:柔石刚到上海不久,鲁迅就与经济上无助的柔石搭伙吃饭,还把《语丝》的编务交给他,与他一起办“朝花社”。柔石的小说创作也进入收获期,1929年出版长篇小说《旧时代之死》与中篇小说《三姐妹》《二月》。1930年出版短篇小说集《希望》,同年柔石加入“左联”并当选为常委,成为鲁迅与“左联”之间的纽带。1931年柔石被枪杀后鲁迅特别悲痛,看到鲁迅的人都说他脸色吓人,谁来了都不说话。

柔石20多岁创作的《疯人》受鲁迅《狂人日记》的影响,主人公是以疯子的形象出现的。与《狂人日记》以狂人反抗几千年的传统及其现实承担者不同,《疯人》中的疯子主要是因爱人被逼死而疯狂,然而,两篇小说的相似之处,就是疯子的言语往往是作者言语的表现,即疯子高于现实中没有发疯的人。长篇小说《旧时代之死》表现了作者在新旧道德之间的艰难抉择,主人公朱胜瑀既想报效母亲的养育之恩,却因洁身自好在工作中屡屡受挫;他不想看到母亲失望的面孔,却又难以遵从母命与从小定亲的谢家小姐结婚;他为了拒绝旧式婚姻性侵了房东女儿,却又为此后悔得想自杀。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谢家小姐因为他的抗婚自杀,人道情怀使他感到懊悔,他闯入谢家抱吻谢家小姐冰冷的嘴唇,并以自杀了局。这些小说都是五四文学个性解放的结果,但其可贵之处就在于柔石笔下的人物在追求个性解放的同时,具有相当强烈的道德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