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下)

二、萧红及其《呼兰河传》:在幽婉的思乡恋曲中正视残酷

字体:16+-

1938年萧红在流离中对聂绀弩说,要“写《阿Q正传》《孔乙己》之类”的小说。两年后她的长篇《马伯乐》就是这类的小说,小说对嘴里不离“真他妈的中国人”的马伯乐进行了妙趣横生的讽刺。不过纯粹的讽刺小说并非萧红所长,而且因其早逝《马伯乐》也没有写完。历史具有某种诡异性,骆宾基(1917—1994,原名张璞君,吉林珲春人)艳羡萧军得鲁迅栽培爆得大名,也写出表现东北抗日义勇军斗争的长篇小说《边陲线上》的几章书稿寄给鲁迅,却因鲁迅重病、去世没有走通这条路;但他却取代萧军、端木蕻良照顾弥留之际的萧红。他的短篇小说《红玻璃的故事》直接得之于萧红,而且以1942年为界,如果说骆宾基其前的小说更多萧军的影响,表现了山林的苍劲与民风的强悍;那么,其后的小说则更多萧红的影响,更多真切的人生体验与故园忆旧。难得骆宾基陪伴着萧红度过人生最后的44天,否则当日寇攻陷香港后孤单一人的萧红会更加寂寞。萧红在寂寞中留给后人的杰作,就是长篇小说《呼兰河传》。如果说《生死场》是一部表现人类愚昧、邪恶与残酷的小说,那么,《呼兰河传》在表现这种愚昧、邪恶与残酷的同时,又表现了人类的童心与爱心。

我们在上一章就指出,正是祖父在她的童心中所种下的无私之爱,成为她在寂寞惆怅中因思恋祖父与故乡而创作《呼兰河传》的动因。当然,小说超出了对祖父的思念,表现了萧红更大的雄心:她想将呼兰河写成具有典型意义的未庄,通过透视一个小城镇来表现现代中国人的生活。所以小说的第一章就是以散文之笔描写了呼兰河人的存在状态,第二章进一步描写了跳大神、放河灯、演野台子戏以及娘娘庙大会等呼兰河人的精神生活。后面五章的重要人物一个是童年萧红化身的“我”,一个就是她的祖父。即使在重点写小团圆媳妇、有二伯、冯歪嘴子的后三章中,“我”与祖父也是贯穿其中的人物,尾声又落在祖父身上。小团圆媳妇、有二伯与冯歪嘴子都是写得很生动的人物。有二伯就是个很古怪的人物,他喜欢和天空的雀子说话,喜欢和大黄狗谈天。他和人在一起,就一句话没有了,就是有话也是很古怪的,使人听了常常不得要领,走路时与绊他的砖头说话。他也是被社会挤到边缘的人,他偷东西,还上吊、跳井,“我”亲眼看见六十岁的有二伯被三十多岁的父亲打倒,爬起来又被打倒。小团圆媳妇一章写得更精彩,然而能驱除“我”心中的寂寞并唤起爱心的还是祖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