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下)

二、中篇小说中的郭素娥与罗大斗

字体:16+-

1955年之前,路翎最有名的小说是《饥饿的郭素娥》,篇幅最长的小说是《财主底儿女们》,最被忽视的小说是《燃烧的荒地》。因为《饥饿的郭素娥》出版于抗战胜利之前的1943年,那时候不但胡风推崇这部小说,而且邵荃麟等人将其推崇为中国新现实主义文学中放出的一道鲜明的光彩。1948年《财主底儿女们》出版时,尽管胡风的评价更高,但左翼文坛的主流已开始路翎的小说进行批判。当《燃烧的荒地》在1950年出版之后,几乎完全淹没在左翼批判的洪流中。路翎是长篇小说的大师,他的短篇小说不如中篇小说,中篇小说不如长篇小说。他的中短篇小说无法与《财主底儿女们》《燃烧的荒地》相提并论。

路翎很多短篇小说都是描写矿区工人的悲惨生活的。《饥饿的郭素娥》一开头,就写强悍美丽的农家女郭素娥与矿区工人张振山私通。郭素娥因饥饿逃荒遇匪,与父失散而被刘寿春收留。当张振山得知刘寿春是不争气的鸦片鬼就哄他下矿井赚钱,以便自己可以同肉体和精神双重饥饿的郭素娥私通。然而张振山并非一般的工人,而是杀过人上过刑场的憎恨社会的流浪汉,他不想让一个女人缠在腰带上,郭素娥却让张振山带她远走高飞,由此他们的爱便成为带有对立冲突的毒辣之爱。张振山能容忍她的鸦片鬼丈夫而没有带郭素娥远走高飞,却提防着农民矿工魏海清对郭素娥的染指。刘寿春发现奸情后,招来保长与打手黄毛严刑拷打郭素娥。张振山火烧刘寿春后远离,托魏海清照顾郭素娥,但郭素娥已被火铲与黄毛的强奸折磨致死。魏海清从怯懦中走出来成为与黄毛等恶徒斗争的人,却被黄毛打死。小说通过郭素娥与张振山表现了人民原始生命力的跳跃。

也许胡风对鲁迅传统的执着感染了路翎,路翎意识到《饥饿的郭素娥》对原始强力与个性解放的描绘,压倒了古国更根本的一面即在鲁迅作品中所表现的。所以他在中篇小说《罗大斗底一生》中试图刻画一个阿Q式的人物。很多人将罗大斗当成是阿Q的转世再现,甚至他被抓壮丁后自杀前所梦见的狼,也是阿Q临被枪毙前看见狼的再现;但是狼给阿Q的只是恐惧,给罗大斗的还有力量。因而这两篇小说的最大差异,恰恰是鲁迅通过反语与幽默同Q拉开了距离;然而善于肉搏人生的路翎很难与他笔下的人物拉开距离,他似乎也在与罗大斗一起受难。罗大斗时而非常卑劣,但时而却又厌弃这种卑劣;他偷人家的剪刀,却又向人家忏悔。他对于仇恨着的母亲与爱恋着的周家大妹,都有这种复杂的二元态度,所以他可以与母亲相抱哭泣,也可以虐待周家大妹。阿Q不会像罗大斗那样撞石而死,因为阿Q连那种耻辱感与挫败感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