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1897—1931)是一位有着鲜明特色的现代诗人。他曾被茅盾称为“中国布尔乔亚‘开山’的同时又是‘末代’的诗人”[5],主要是指他的作品中“圆熟的外形”始终配着“感伤的情绪”。这种感伤源于徐志摩们社会改良理想的无法实现和人生理想的破灭。胡适指出,徐志摩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会合在一个人生里,这是他的‘单纯信仰’。他的一生的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信仰的实现的历史”[6]。贯穿徐志摩诗歌创作的主线是对“爱”、“美”与“自由”的追求。其诗集《花雨》《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充实着诗人早期的“理想主义”和乐观情绪;1929年后,随着理想的破灭,《猛虎集》《云游集》基本转入怀疑悲观和颓唐之中。
徐志摩的诗歌大多情思柔媚,想象丰富,意境灵动,风格上主要呈现出轻灵飘逸的特点,在音乐性、意象选择和意境设计上均有生动体现。
音乐美的创造是徐志摩诗歌艺术突出的贡献。徐志摩的每一首诗几乎都是悠扬婉转的抒情曲。《沙扬娜拉》音节匀整流动,音韵轻柔晶莹,旋律轻快飘逸。诗行长短错落,诗句平仄相间,音节抑扬有致,同诗歌情绪的流动相协调,如跳动的乐曲在波动中轻柔婉转,悠然流畅。《再别康桥》中流畅的节奏、和谐的韵律,形成音乐美的艺术境界。全诗共七节,每节四行,每行二到三个节拍;每节二四行押韵,每节换韵,和谐匀称而又富于变化。诗人利用现代汉语特有的词语复叠、排比句段所产生的乐感,强化了诗歌音韵的轻柔舒缓、低徊流转之美。徐志摩把诗歌看做呈示自己“性灵”和“生命”的艺术,其中的音韵美源于诗人“真纯的诗感”。《怨得》:“怨得这相逢;/谁作的主?——风!//也就一半句话,/露水润了枯芽。/黑暗——放一箭光;/飞蛾:他受了伤。/偶然,真是的。惆怅?喔何必!”《我不知道风在哪个方向吹》是诗人对政治、对人生的迷惘心态的自然流露,诗人在“我不知道风在哪个方向吹”的反复咏唱中,徐徐吐露着似梦似幻的困惑与失落。文字没有雕琢,情感没有讳饰,一切显得活脱、自如、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