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小说”是对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一种新的小说类型的称谓,它初现文坛时被人们冠以“探索小说”、“实验小说”、“新潮小说”、“后新潮小说”等不同的名目。“先锋小说”和“十七年”时期的小说相比有着极大的差异性,带有鲜明强烈的探索实验性质。它的涌现,既与80年代中后期开放时代里文学急于突破自身传统的内在审美需求有关,又有着西方现代性和后现代性各种文化文学思潮观念的持续性冲击的深刻影响。“先锋小说”的代表作家作品有马原的《拉萨河女神》《冈底斯的**》、洪峰的《奔丧》《极地之侧》、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现实一种》、格非的《迷舟》、孙甘露的《信使之函》、苏童的《一九三四年的逃亡》等。
与传统小说相比,先锋小说的实验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反小说——故事情节淡化。先锋小说首先是打破了传统小说的故事性。50年代以来,作家将自己束缚在主题、题材上,“写什么”是他们关注的问题,表现出对社会问题的关注。而先锋小说与传统小说不同,先锋小说重视的是叙述本身,他们在意的是讲故事的形式(叙述形式),而不是故事的内容,为此,他们不惜运用虚构、夸张、编造的手段,拼接、剪贴生活中可能没有而小说艺术中可能存在的各种稀奇古怪的故事情节。在文本特征上体现为叙述游戏,结构散乱破碎,人物趋向符号化,性格缺乏深度,使读者由对人物和意义的关注,转向对叙述过程的关注。故事性是传统小说的要义,而先锋作家颠覆了这一小说的原命题,孙甘露的《信使之函》这篇所谓的“小说”,既没有明确的人物,也没有时间、地点,更谈不上故事。他的每一次写作都是一次“反小说”的语言游戏。格非的《迷舟》讲述的是战争与爱情的古老战争故事。写的是北伐战争时期,孙传芳部下萧旅长奉命于大战前夕潜回故里小河村查明敌情,在回家为父奔丧期间与表妹杏私通,然而在叙述中,整个故事的关键性部位却出现一个“空缺”。萧去榆关到底是去递送情报还是去会情人杏?这在传统小说中无疑是一个精彩的**,然而,在文本中却被省略了。这个“空缺”不仅断送了萧的性命,而且使整个故事的解释突然变得矛盾重重。余华的《四月三日事件》是对少年心理的书写,他以一个无名无姓的“少年”视角状写了少年的恐惧,以及对生存环境怪异的感觉,少年穿梭于现实与幻觉之间,用幻觉来审视现在,而在对幻觉与现实的反复辨析中,故事的连贯性不断被打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