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简明教程

第三章 本时期诗歌

字体:16+-

第一节 “政治抒情诗”

“政治抒情诗”是“十七年”文学时期出现的一种重要诗歌类型,它以诗的形式抒写抒情主体——“集体(阶级)代言人”对革命历史、政治事件和政治斗争的讴歌与评说,传达诗人崇高的思想觉悟和激越的政治豪情,它常以铺陈的手法、分明的节奏和铿锵的声韵实现诗歌的政治鼓动和精神重塑功能,形成这一时期诗歌创作风尚,聚集了一批诗人。可以说,“十七年”文学时期的几乎所有的诗人,都受到这一风尚的影响,并以自己多寡不一的创作参与到“政治抒情”的潮流中。有代表性的诗人有郭小川、贺敬之、纳·赛音朝克图(蒙古族)、巴·布林贝赫(蒙古族)、铁依甫江·艾利耶夫(维吾尔族)、饶阶巴桑(藏族)、晓雪(白族)、巴图宝音(达斡尔族)、汪玉良(东乡族)、木斧(回族)、哈拜(锡伯族)、库尔班·阿里(哈萨克族)、康朗甩(傣族)等。

何其芳的《我们最伟大的节日》(1949)、石方禹的《和平的最强音》(1950)、郭小川的《致青年公民》(1955)、贺敬之的《放声歌唱》(1956)《雷锋之歌》(1964)、纳·赛音朝克图《狂欢之歌》(蒙古族)、铁依甫江·艾利耶夫《祖国,我生命的土壤》(维吾尔族)、晓雪《祖国的春天》(白族)等,被认为是当代“政治抒情诗”的经典诗作。

在20世纪50—70年代,中国大陆的诗歌发展受到当代政治的影响十分明显。“政治抒情诗”是这一时期诗歌积极介入政治而生成的一种典型的当代颂歌形态,由于这种诗歌形态有助于确证新政权的合法性,增强民族自信心与认同感,激发民众的生产斗争**,它最终普泛化为当代诗歌的主导样式。这类诗歌歌颂的对象主要为新生的“共和国”、新政权的领导者及“工农兵”。就艺术资源而言,“政治抒情诗”既继承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之交“左翼诗歌”的革命斗争精神,又发扬了中国现代诗歌浪漫抒情传统,同时还吸纳了苏联诗人马雅可夫斯基提出的“无论是歌,还是诗,都是旗帜和炸弹”的诗学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