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朦胧诗”是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在中国大陆诗坛伴随思想解放潮流而兴起的一股带有“反叛”性质的新诗创作潮流。它因章明的《令人气闷的朦胧》对这类“写得十分晦涩、怪僻,叫人读了几遍也得不到一个明确的印象,似懂非懂,半懂不懂,甚至完全不懂,百思不得其解,实在令人气闷”的“朦胧体”诗歌批评而得名。“朦胧诗”的代表人物有北岛、芒克、舒婷、顾城、江河和杨炼等。北岛的《回答》和《结局或开始》、芒克的《阳光中的向日葵》、食指的《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和《相信未来》、舒婷的《致橡树》《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双桅船》和《神女峰》、顾城的《一代人》和《远和近》、杨炼的《大雁塔》是“朦胧诗”的代表作。
“朦胧诗”作为中国当代诗歌发展进程中的新潮流,其产生与“白洋淀诗群”的形成和《今天》杂志的创办紧密相关。“朦胧诗”起源可追溯至“白洋淀诗群”。“白洋淀诗群”是1969年至1976年间,在河北白洋淀一带插队的一批知青组成的,以芒克、多多、根子为代表的创作诗群。这一“文革”时期出现的“地下诗歌群体”的诗作,其价值指向在于批判现存的社会秩序和充满“暴力”的历史,以及表达个体在激进思潮裹挟下生命的挫败感和恐惧感,自我的孤独、迷茫与苦痛,代表作主要有芒克的《阳光中的向日葵》和多多的《手艺》等。虽说这些诗作传播方式只限于小范围内相互传看或传抄,但它们在彰显自我个性和进行现代主义诗歌实验等方面,为日后人们对“朦胧诗”的探索提供了许多宝贵经验。
创刊于1978年的《今天》杂志“不再用一种纵的眼光停留在几千年的文化遗产上,而开始用一种横的眼光环视周围的地平线”,它以积极的姿态面向未来,刊发了食指、北岛、舒婷、江河、顾城、杨炼等一批诗人的诗作,这些作品充满着要求重新赢得个性解放和人的尊严的呼声,以及对历史的反思与批判。比如北岛的《结局或开始》热切、真诚而又沉重地呼唤着人的尊严与基本权利的复归:“我是人/我需要爱/我渴望在情人的眼睛里/度过每个宁静的黄昏/在摇篮的晃动中/等待着儿子第一声呼唤/在草地和落叶上/在每一道真挚的目光上/我写下生活的诗/这普普通通的愿望/如今成了做人的全部代价”。这种对理想的人道主义的呼吁成为“朦胧诗”的一个重要的主题。同时他的诗歌还透射出一种对传统与历史的强烈怀疑精神:“我不相信天是蓝的/我不相信雷的回声/我不相信梦是假的/我不相信死无报应”,以批判的姿态观照历史是朦胧诗人普遍的自觉追求。而舒婷的《致橡树》则努力彰显自我的个性:“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这种强调精神的独立性及张扬自我个性,是朦胧诗人精神探索的重要向度。在“朦胧诗”的经典指认中,《今天》杂志所刊发的许多诗歌都进入经典系列,它是“朦胧诗”成长的一个重要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