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 论
内容提要
1937年7月,卢沟桥的隆隆炮声宣告中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国现代文学伴随民族命运的巨大转折进入“第三个十年”(1937—1949),跨越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两个历史时期。战争不仅成为作家创作的母题,而且直接影响和制约了文学的分布形态和审美趋向,形成几个风貌独特且相对独立的区域文学:国统区文学、沦陷区文学、孤岛文学和解放区文学。
国统区文学主要以重庆及昆明为中心。抗战初期,面向大众、富于宣传鼓动性的通俗作品大量涌现,但公式化、概念化、情节单一化成为创作通病。进入相持阶段后,作家在沉郁苦闷的时代气氛下失却了早期的战斗**,却深化了对民族命运的思索。以反思和批判为指向、苦心经营、精雕细刻的优秀作品层出不穷,尤其在长篇小说、历史剧和长篇叙事诗、抒情诗上取得较高成就,呈现出“沉郁顿挫”“凝重博大”的美学风貌。其间,一批满怀革命热情的国统区作家,如何其芳、田间、艾青等突破重重封锁,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加入为工农兵新生活放声高歌的合唱队。抗战中后期及解放战争时期,以胡风、艾青为代表的七月派、以穆旦为代表的九叶诗派,在理论创造、诗艺探索、人性挖掘等方面都有较大创获,有力推动了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在中国的深化综合。而喜剧性的讽刺文学也随着胜利曙光的到来蓬勃兴起。
沦陷区文学是在日寇的高压统治下孕生的。出于逃避现实政治的策略考虑,公开鼓吹抗战的爱国文学并不多,对奴役生活的抗争只能通过曲折隐蔽的方式加以传达。在政治夹缝中,武侠小说和情爱小说迅速发展壮大,表现出较强的通俗化倾向。在此行列中,苏青、张爱玲、梅娘以描写女性个人化生活而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