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综合教程

第四节 学者散文

字体:16+-

内容提要

学者散文在20世纪90年代形成热潮绝非偶然,在这之前的20世纪80年代,梁实秋、林语堂、胡适、徐志摩等学者的散文,在重新出版后,在社会上就受到了极大的欢迎。20世纪90年代学者散文最主要的代表作家作品是余秋雨的散文集《文化苦旅》《山居笔记》、张中行的《负暄琐话》《负暄续话》《负暄三话》《流年碎影》以及金克木、季羡林的散文创作。学者散文以学者自身的学术优势,遥承“五四”、20世纪30年代周作人、废名、丰子恺等人文化散文的风范,以文化性、知识性为载体,将启蒙性、趣味性、思想性融为一体,使文化散文这一散文创作流脉走出了工农兵文学中秦牧的谷底,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准。

教学建议

1.选择余秋雨散文集《文化苦旅》中三篇散文进行分析,参阅相关评论摘要,在讨论拓展练习2问题的基础上,联系拓展练习3,概括余秋雨散文的特点。

2.以《站在胡适之先生墓前》为例,参阅评论摘要与拓展练习1,分析季羡林的散文特点。

精读作品

季羡林:《站在胡适之先生墓前》

余秋雨:《文化苦旅》之五篇散文

张中行:《晨光》

评论摘要

1.在当代散文发展的第三个梯级上,能够算得上散文新潮的第一个成果并且作为里程碑出现的散文作品集是文化科学史家和艺术史家余秋雨教授的《文化苦旅》。这个拥有双重内涵象征意义的书名,一方面指整个中国文化史的悲壮历程,民族文化精英们差不多都是背负沉重的十字架去创造的,它的衰落和遗忘更是悲剧性的。一方面是指作家心路历程的举步维艰,作家太热爱我们民族文化艺术的辉煌业绩了,他对它们兴衰存亡历史规律的探寻,同样地也是背负着时代沉重的十字架的牢愁郁勃,浩然弥哀。与“五四”至30年代的隐士们不同更与当代有以“文化散文”著称的作家不同,余秋雨把它们当做有生命的遗迹,但他的研究与其说是迷恋、招魂,还不如说是一种清醒而又无奈的告别,故此,历史不论如何辉煌灿烂,但那只能在精神上激励后人,而不是重新回到文化怪圈的魔道里作茧自缚。余秋雨写的虽是年代久远的文化艺术的陈年旧账,但绝不像某些作家那样给人以精神霉变的气息。《文化苦旅》的出现,是我国当代散文创作中一次货真价实的理性精神的回归,是我们民族文化诗学多彩多姿的一次集萃。一则他的思维方式已突破包括“五四”现代散文奠基者在内的“直感理性”和“实践理性”的局限,他以20世纪人文科学和艺术哲学的最高成果为自己的观察工具,从而避免先贤们的偏颇,这个思维的立足点使他的文化批判鞭辟入里,攀登上了一个新的思想高度和深度,发人深省。其次,在对民族文化性格的分析、批判,在比较文化学的探索研究中重铸作家的自我人格。笔者因痛感散文界在40年代以来后续队伍的学识浅薄,天地狭小,忍不住还要斗胆说一句,余秋雨可能是本世纪最后一位大师级的散文作家,同时也是开一代散文新风的第一位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