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20世纪90年代的女性散文热潮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从个体生命从女性经验角度对社会、历史的重新审视、体会,特别是对以神圣名义剥夺个体、女性权利的批判。这部分散文的成就相对较大,其作者主要是由20世纪50年代及这之前出生的女作家构成,其主要原因在于,其个体生命女性经验的觉醒是与社会、历史的进步历程血肉相连的。其代表性作家作品有李南央的《我有这样一位母亲》、杨绛的《干校六记》《丙午丁未纪事》、韦君宜的《思痛录》、梅志的《往事如烟》、筱敏的《成年礼》、张抗抗的《大荒冰河》、崔卫平的《带伤的黎明》等等。另一部分是从个体生命女性经验角度写自身的日常**。这部分的作者主要是由20世纪70年代生的都市白领女性构成,她们所创作的散文时称“小女人散文”,将其称之为“都市女性小品文”更为确切。其代表性作家作品有马莉的《夕阳下的小女人》、黄爱东西的《大都市小女人》、素素的《就做一个红粉知己》等,个体人生的日常**、女性个体经验是其所抒写的主要内容。这部分散文相对说来不够成熟,其原因在于她们所写的内容与方式,在中国一向缺乏价值资源、写作传统,但也正因为如此,其所体现的对新时代根本性特征的敏感表达,使她们的创作,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学现象。
教学建议
1.请选择筱敏和素素的两篇散文进行文本细读,参阅相关评论摘要,概括并比较她们散文特色的异同。
2.以拓展练习1为主题,进行课堂讨论。
精读作品
李南央:《我有这样一位母亲》
筱敏:《成年礼》
崔卫平:《带伤的黎明》
马莉:《夕阳下的小女人》
素素:《佛眼》
评论摘要
1.在中老年女性散文作家中,宗璞、张洁等大多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培养出来的,她们在新时期真正开始散文创作,无论思想或艺术都已走向成熟,不仅拥有丰富多彩的人生阅历,更善于将生活的积累凝聚成艺术的珍品。和老一辈作家相比,她们的作品少了些历史的沉重的回忆,却多了些对现实人生的体味;比起中青年一代,或许缺乏新锐之气,但更多地葆有理想与诗意。她们曾有各种坎坷不幸,却少有痛苦的呻吟和叫喊,更无消沉颓废,而是以最虔诚的、诗意的、丰富的情感和眼光去发现生活的美,人性的美,自然的美。这使她们的散文总体上有着既丰厚又单纯的特点。不过,她们并不总是吟唱生活的牧歌,相反,她们笔下,爱与美总是和丑恶相抗衡,幸福也总是与苦难相联系,这决定了她们的散文往往渗透着一种痛苦的理想主义者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