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土前期禅学史

自序

字体:16+-

佛法东流,安侯译经,中土禅学已经走过了将近两千年的漫漫旅程。巡绕博雅,冥思未名,从构思博士论文为始,我研究禅学、创作此书亦已悄然经历了二十年的春雨秋风。

岁月无常,人生苦短,天上的星星刚一眨眼,人间的流光已过千年。未名湖边,还在顾盼水中的红颜;狮子坟中,不忍再看镜中白发斑斑。二十年的苦思冥想,化为一叠厚厚的书稿,不知它是青春已逝的证据,还是精神成长的一个片段。

佛教认为人生无常,只有解脱成佛、进入涅槃才是唯一的出路,佛教自身的发展,也从印度到中国,经历了解脱的必要性、可能性、现实性三个阶段,与此相应,禅法也从小乘禅到大乘禅,再到禅宗的最上乘禅。这一规律,是贯穿全书的主线。

本书出版,也历经三个阶段,从最初收入佛光山《法藏文库》的十余万字的博士论文《中土前期禅学思想研究》,到2004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所出的将近四十万字的《中土前期禅学思想史》,再到这次五十多万字的《中土前期禅学史》。这次再版,我对原作做了大量的修改和增补,不敢说脱胎换骨,但也是伤筋动骨。首先是章节进行了调整和增改,第二章加了《法显与佛陀跋陀罗一系的关系》一节,对第四章第二节“慧光”部分进行了重写,将原第六章一分为二,北宗部分增加了四节内容,第七章“惠能”部分增加了最后一节,第九章改动很大,增加了很多内容。总之,这次修订下了很大工夫,改动的部分很多,与原作差别很大,故书名也作了微调,更名为《中土前期禅学史》。况且,禅学本身就包括思想,再说思想有叠床架屋之感。

本书增添部分,除此次新写内容之外,都是出自近年我所写的有关禅学的论文。我对禅学的研究始终未曾中断,虽然主要方向转向后期禅学,但对早期禅学仍然经常关注。虽然下了相当大的功夫,但仍然有不少遗憾,如对鸠摩罗什一派所传的禅法未作说明,对僧稠一系的传承和禅法未能展开,对天台宗的禅法只说大概等,这些只能留待将来弥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