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惠能的史迹主要有下列原始材料:
(1)各种版本《坛经》:《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敦煌本、敦博本)《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契嵩本,又称曹溪原本)《六祖坛经》(两卷本,即所谓惠昕本)《坛经》(宗宝本)《坛经》(德异本)等。
(2)法海《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略序》。《六祖大师缘起外纪》。
(3)光孝寺法才《瘞发塔记》。
(4)《神会语录》(胡适本、石井邦雄本)。杨曾文《神会和尚禅话录》。
(5)王维《六祖惠能禅师碑铭》(简称王维《碑铭》)。
(6)柳宗元《赐谥大鉴禅师碑》(简称柳宗元《碑铭》)。
(7)刘禹锡《大鉴禅师碑》(简称刘禹锡《碑铭》)。
(8)《历代法宝记》。
(9)《曹溪大师别传》(《曹溪大师传》)。
(10)宗密《圆觉经大疏钞》。
(11)宗密《中华传心地禅门师资承袭图》。
(12)《祖堂集》。
(13)赞宁《宋高僧传》。
(14)道原《景德传灯录》(简称《传灯录》)。
(15)契嵩《传法正宗记》。
惠能的名字,有作“惠能”,有作“慧能”。杜继文对此做过辨析:
《外记》作“惠能”,《略序》作“慧能”;在解释其所以如此命名时,前者谓:“惠者,以法惠济众生”,后者谓:“慧者,以法慧施众生”。惠、慧二字,古文可以通用,但佛教在使用上有别。“惠”是“施”义;“慧”则是“智”,以“法”“惠济众生”,属六度中的布施;以“法慧”“施众生”,则是六度中的般若。这表明,“法海”也只是署名,内容肯定不是出自一人之手。此等以字面的微小变动来更改思想倾向的事例,在禅宗史料中多如牛毛。[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