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土禅学作为中国佛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亦是渊源于印度佛学的。佛法流入中土如同江河东下,是一个自然的连续的过程。因此中土禅学是印度禅学及整个佛学的一种自然延伸,推源引流,才能了本知末,为了弄清和理解中土禅学,必首先了解印度禅学及整个佛教的概况。
佛教具有一个根本的特点,即人生问题与人的解脱始终是其最大的主题,这一特点在原始佛教时期表现尤为明显。自释迦牟尼出家成道的动因而言,他主要是首先体味到了人生的苦难,这种人生的根本痛苦促使他厌离世间,出家学道,最终自悟成佛。因此他感受到的是人生之苦,他所追求的是众生的解脱之道。所谓诸佛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此一大事因缘便是众生的解脱问题。因此释迦牟尼所关心的只是集中在如何使众生从苦难中解脱的问题。在这一方面,释迦牟尼不同于其他的思想家,他不探讨所谓的本体论和哲学问题。在有名的《中阿含·箭喻经》中,他对自己的这一宗旨进行了解释,认为众生饱受诸苦,如中毒箭,最急迫的事是赶紧加以拔除救治,至于发箭人的动机、身世等问题即哲学问题,并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既然众生的解脱被确定为佛教的主题,那么首先要做的就是解决解脱的必要性问题,即让众生相信解脱是必要的、迫切的事。解决解脱的必要性,就是让世人明白解脱前的众生及其所处的世间、所受的生死烦恼与解脱后的佛及其所处的净土、所得的清净之间的巨大距离,从而领悟到解脱的意义。这一问题之所以提出来,还在于释迦牟尼立教之初,其学说还未能使印度人民信受奉行。人民不能理解解脱成佛的意义,不清楚世间生死的可厌与清净涅槃的可期。虽然释迦牟尼通过体证彻悟了世间生死的真相,但当时大多数人特别是上层阶级贪著世间的五欲享乐,不能理解人生世间的根本痛苦。所以,释迦牟尼首先宣扬“四圣谛”“十二缘起”等理论,让众生明白世间生死流转的痛苦。释迦牟尼以“四念住”作为三十七道品之首,即强调“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从常、乐、我、净四个方面说明人生及世间,明确指出众生贪著的常乐我净是虚妄无实的,一切世间法都是无常、无我、无乐、无净的。这种对人生及世间的否定成为原始佛教的主旋律,可以从四部阿含等原始佛典中看到大量的有关这方面的说教,其目的就是使众生开始厌离世间,这是走向解脱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