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务

第二节 多动症

字体:16+-

儿童多动症(hyperkinetic syndrome)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异常综合征。是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的儿童,具有与年龄不相符的注意力集中困难、行为冲动性和活动过度的特点,因而学习困难、学习成绩及社会适应能力差。过去曾称为轻微脑功能障碍(缩写MBD),近年美国精神病学会又称其为注意力不足症(ADD)。这类患儿长大后,多动症状可逐渐减轻或消失,但其违法行为、教育困难、病态人格等精神障碍仍高于常人。

由于诊断标准的不同,各地发病率差异很大,国外报道在学龄儿童中的患病率为4%~20%不等,我国患病率在1.3%~13.4%之间。其起病始于学龄前,但能确诊者多为学龄期,约占全体小学生的1%~10%。男多于女,其比例4∶1~9∶1。

一、致病原因

多动症的病因,目前有各种假说,真正病因仍不完全清楚,但多数学者确信多动症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病因中有生物学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在病例中体现为各有侧重或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

该症由于在儿童心理障碍中发病率较高,对正在成长中的儿童的学习、社会适应能力的不良影响较大,因而引起广大教师、家长的注意。下面列举的一些原因作为参考。教师、家长应尽量设法避免或减少不良因素,预防儿童患多动症。

(一)遗传因素

研究表明,患儿的父母、同胞和亲属中患本病或其他精神疾病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孪生子研究发现单卵双胞胎的多动症同病率达100%,而异卵双胞胎的同病率仅占17%。

(二)脑部器质性病变

能引起多动症的脑部器质性病变包括产前、产时、产后缺血、缺氧引起的轻微脑损伤,如难产、早产窒息、颅内出血或宫内发育不良;生后有脑外伤,高热惊厥、脑炎、脑膜炎、癫痫、一氧化碳中毒史者。脑电图功率谱分析发现,多动症患者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本症的发生确实有生物学基础。但多数学者认为本症的主要病因并非脑器质性病变,而可能与脑内神经递质代谢异常有关,如多巴胺、β烃化酶(DBH)偏低造成去甲肾上腺素减少,而多巴胺递质不足又与基因遗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