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吃(stammering或stuttering)俗称结巴,是儿童常见的一种语言障碍。口吃,即说话能力的缺陷,表现在说话时迟缓,发音延长或停顿,不自觉地阻断或语塞,间歇地重复一个字或一个词,失去正常的说话节律,呈现出特殊的断续性,称之为语言流行障碍。
口吃可分为暂时性口吃、良性口吃和永久性口吃。暂时性口吃是一种发育性口吃,属于1~2岁婴儿初学说话时出现的口吃,3岁年龄阶段最多。这时儿童言语发展到自己构造词句的阶段,但由于他们的神经生理成熟程度还落后于情绪和智力活动所需要表达的有关复杂内容,因而说话时出现踌躇和重复,常常一句长话停三四次才能说完。这是儿童言语发展的自然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言语不流利的表现会逐渐消失。3~5岁出现的口吃称良性口吃,也要家长耐心矫正,半年到六年内多可消失。5~8岁后出现的口吃,常作为一种特殊的持续固定的言语形式存在,除非进行持续有效的矫治,否则保持终生,称为永久性口吃。
统计表明,任何种族、文化、语言都有口吃发生。男性比女性多4~8倍。2~5岁口吃发生率为1%,其中50%于5岁前起病,10岁后的口吃75%将终生存在。为避免儿童形成永久性口吃,及早发现、及时治疗十分必要。
一、致病原因
(一)遗传、生理因素
有人报告,同卵双胞胎口吃发生率高于异卵双胞胎,提示口吃与遗传有关。口吃是一种言语协调功能混乱,可能与大脑言语调节功能薄弱、听觉对自己言语的延误反馈、发音器官调整障碍等生理因素有关。
(二)心理应激、心理压力
受惊吓产生恐惧、进入陌生环境、重大生活事件打击、剧烈的声响刺激,均可因极度紧张导致口吃。成人强迫左利手儿童用右手执笔、握筷;让说话慢的孩子快说;让怯场的儿童当众讲话或表演;成人对孩子说话重复或停顿不耐烦,随意打断,过多矫正甚至训斥,使儿童对自己的说话能力过多关注或反应强烈,一说话就紧张,形成紧张—口吃—紧张—加重口吃的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