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教师的心理健康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
民族的希望在于教育,教育的希望在于教师。教师是素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者。教师的人格和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对教师个人工作的成败有重大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人格的成长有着极其重大的作用。
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推行者,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可避免地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景宜采用SCL-90量表对赣州市408名初中学生和106名教师进行了测查。结果发现,在教师的人际关系敏感与学生的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间均存有显著正相关;教师的焦虑、敌对与学生的人际关系敏感,教师的偏执与学生的抑郁也均存有显著正相关。(景宜.初中教师与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性研究.赣州:江西理工大学,2009)高洁的研究结果显示,教师的躯体化、抑郁、敌对、偏执、SCL-90总均分与小学生心理健康总分存在显著正相关。(高洁.西安市高年级小学生心理健康与父母、教师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2007)以上的实证研究表明,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
所罗门教授(Solomon)说过:“在个体人格发展方面,教师的影响仅次于父母。一个孩子如果拥有甜蜜的家庭,享有父母的爱,又得到一个身心健康的教师,那是无比幸福的。相反的,如果他既不能从父母那边得到足够的关怀与爱护,又受到情绪不稳定教师的无端困扰,必将造成许多身心发展的问题。”
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吉诺特博士(Dr.Hain G.Ginott)关于教师的作用和力量有一段精彩的论述,他说:“在经历了若干年的教师工作之后,我得到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教学的成功和失败,‘我’是决定的因素。我个人采用的方法和每天的情绪,是造成学习气氛和情境的主因。身为教师,我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活得愉快或悲惨,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能是启发灵感的媒介。我能让学生丢脸,也能使他们开心;能伤人也能救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一场危机之恶化或化解,学生是否受到感化,全部决定于我。”(注:周冬苏,梁妙仪.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行动研究.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这说明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人格发展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多么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