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焦虑理论
一、焦虑的概念
焦虑(anxiety)是一种情绪状态。在心理学中,一般把有明确对象的不安、担心和忧虑称为恐惧(fear),而没有明确对象的恐惧称为焦虑,焦虑是恐惧的一种类别。
焦虑虽缺乏具体的对象,但仍有动机性后果。米勒(N.E.Miller)对白鼠的恐惧做过实验。这一实验提示,恐惧是一种获得性驱力,并且具有动机效应。第一步,研究者把一只白鼠放在实验箱的A室内,全室关闭后通以电流,白鼠一只一只地经受了无法逃脱的电击,全部白鼠所表现的反应大致是一样的:疼痛、惊吓、尖叫、跳来跳去、大小便失禁。白鼠在A室经受数次电击之后,只要放入A室,尽管无电击,也会表现出恐惧不安的情绪状态。每只白鼠都对A室产生了条件性恐惧。第二步,研究者让动物学习开启一个活门。通过这一活门白鼠可以从A室走向B室,数百次实验观察到的同一结果是:具有条件性恐惧的白鼠,一旦再进入A室便会立即通过活门进入B室,尽管此时A室并未通电。该实验说明白鼠不但对A室产生了条件性恐惧,而且也表明恐惧是一种获得性驱力。许多心理学家认为各种获得的恐惧、焦虑和担心,虽无对象,但也驱使人们行动。从广泛的社会意义来看,焦虑也是有动机效应的,人们都有从焦虑、恐惧中解脱出来的意图和行动。焦虑使人们的行为遵守社会准则。
在神经症、精神病和正常人身上均有焦虑的体验。焦虑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心理状态,是变态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沙伊尔(I.H.Scheier)和卡特尔(R.B.Cattell,1957)认为参与焦虑的变量至少有815个。焦虑与人格特征、动机、情绪等许多主观体验及多种多样的心身状态都有密切关系。正常焦虑和异常焦虑的区别一方面体现在体验持续时间的长短及程度的深浅——正常焦虑持续时间较短,程度较浅。另一方面体现在焦虑产生及消失的条件——正常焦虑的原因经治疗者的分析和解释可以认识清楚;异常焦虑则找不到真实的原因。正常焦虑可以被某些活动所代替,得到安慰和鼓励、原谅及宽恕后就心情平静了。异常焦虑也有安慰鼓励的需要,但并不能因此而消除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