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回天人之际:反思新时期古代文论研究方式的转换

二、革命的源泉

字体:16+-

在来自西方的思想冲击最为猛烈、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发生突变、社会变革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思想论争甚嚣尘上的时候,在早期激烈地反对传统的知识分子那里,与知识与意识形态相脱离的传统文论,反而作为一种审美的精神追求,越来越深地进入人们潜藏的文化基因当中,成为他们在茫然的救亡图存、经世致用的社会努力中内在的精神救赎。这在后来的战争时期则表现得尤为明显,甚至直接发展成革命的动力。这与马尔库塞对艺术的本质的解读有许多相通之处。马尔库塞在《审美之维》中系统地提出,艺术的社会政治作用与它的审美形式功能,始终保持着辩证的关联,人的本能解放这一乌托邦构想,要凭借艺术这一审美的方式才能达到。只有以艺术、文学为中心的“审美之维”的革命,才能在根本上造就崭新的人的心理观念结构,从而实现人的解放。正如他在书中所说的,“艺术真理的根基在于:让世界就象它在艺术作品中那样,真正地表现出来”[31];“艺术作品从其内在的逻辑结论中,产生出另一种理性、另一种感性”[32];“艺术的使命就是让人们去感受一个世界。这使得个体在社会中摆脱他的功能性生存和施行活动。艺术的使命就是在所有主体性和客体性的领域中,去重新解放感性、想象和理性”[33];“艺术的命运,与革命的命运总是联系在一起的”[34]。伴随着中国古代文学观念而传承下来的审美精神,虽然在表面上并没有太多直接的艺术表现形式,但它却因为失去了现实的土壤而与新的现实重新建立起辩证关系,作为一种崇高的追忆,深深植根于文论家们对现代艺术话语的重构当中。

(一)瞿秋白

对于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以及革命斗士的瞿秋白,我们并不陌生。可对于瞿秋白的诗歌创作,我们却了解得很少。而在少之又少的对于瞿秋白诗歌的研究中,大部分人只是从学术补白的初衷出发,认为有必要对历史名人的文学创作情况进行梳理,这样才完整。殊不知所谓“学术补白”纯粹是现代学科体系下僵化的思维,除了为我们提供研究的材料外,对真正的学术研究没有意义。具体到瞿秋白的诗歌研究,我们真正应该追问的是,表达审美追求的诗歌写作,在瞿秋白短暂的投身社会革新的人生历程中,到底扮演着怎样的角色?这对于我们理解当时的文艺状况,又具有怎样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