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回天人之际:反思新时期古代文论研究方式的转换

四、从现代化到反思现代性

字体:16+-

由于内在机制的自然演变,古代文论就此走下神坛。而就在人们还没来得及意识到问题的存在的时候,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开始了,原本古代文论所依附的整个中国传统文化都受到了外来思想和制度的冲击,传统文化和古代文论都猝不及防地需要面对冲击,做出反应。而这样的尝试对于本已势衰的话语体系来说注定是失败的。面对这样的状况,人们更多地将失败的原因归结于将问题直接暴露出来的这一表层的契机。无论如何,作为传统文化核心组成部分的古代文论即使无力回应社会巨变中迫切的文学与思想问题,也不可能遭到被全盘遗弃的待遇,它毕竟在几个世纪以来漫长的社会演进过程中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并且毋庸置疑地成了反思传统、重塑民族精神特性的宝贵资源。梳理清楚它在古代语境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机制,及其在现代语境中话语权力旁落的原因,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看清楚现代以来在自身演变与冲击—反应一显一隐的双重因素交互作用的复杂状况下,古代文论到底具有怎样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它到底扮演了或者可以扮演怎样的角色,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对新时期以来几代学者在此领域进行的积极探索和有意义的尝试,进行必不可少的全盘的梳理,能够更好地帮助我们明辨是非,看清谬误与价值之所在,也能帮助我们及时发现在这一个世纪以来的探索之路上,我们到底忽视了什么,怎么才能找出正确的方向。

因此,本书的核心内容是对新时期以来中外学界对中国古代文论相关文本的研究方法、转变历程及其相互影响做详细的梳理。这并不是说本书从一开始就假设了这一变化发展一定是单一的、线性的,甚至是有规律可循的,而是像上文所分析的那样,充分认同古代文论学科即使话语权力势衰,也依然作为传统文化话语的组成部分,与思想史、政治学、社会学等其他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保持着或隐或显的紧密的互动。无论是直面社会还是以史为鉴,所有人文社会科学对人的核心价值的终极关怀和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异曲同工的,而每一个或隐或显的影响和改变都必然直接或间接地牵动着其他领域,带来问题意识与研究方法的变化。这样的变化一定是与时代的大变化及学科自身固有的品质息息相关的。在相对全面地理解时代的变迁与学科间互动这两个变量的前提下,梳理研究方法的转换,不仅可以尽可能清晰地看到学科发展的历程,也可以使我们借着对这一历程的反思,更深刻地认识到研究对象固有的品质,及其曾经、正在、将要占有的位置和产生的影响。就中国古代文论研究而言,正是要在新时期社会发展状况的大背景下,通过对研究方式与研究者问题意识转换历程的考察,重新认识中国古代文论文本的特殊性,及其在国学与西学争锋的当代中国和文化心态日趋开放和多元的当代世界的独特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