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的时代似乎对天才没那么热衷了,但是前十余年,不断有人在我耳边提起“天才”“神童”的字眼,音乐界也出了不少“莫扎特在世”或者“小肖邦”。他们有的才十来岁,大一些的也不过刚刚成人。每每去听音乐会,我都会惊讶他们有超越年龄的成熟——这种成熟很难形容,是言谈举止过于彬彬有礼?演奏动作过于陶醉夸大?还是气质造型过于精致讲究?思来想去,其实原因很简单:他们的所作所为并非内心所使,而是来源于外力塑造。
这也就是我们周围的“天才”们弹琴越来越难打动人的原因吧!当人们发现某种天赋时,一定要迫不及待地把天赋变成“天才”,并且按照“天才”的既定模式安排他接下来的路。其实,音乐如果不再生发于自己内心,而必须按照某种“天才规则”去表现时,“天才”和“音乐”就已经可悲地死去了。“天才规则”关注的不是音乐和人本身,而是“应该怎样更像一个音乐天才”,所以,我们看到的很多年轻演奏者上场时西服革履,油头粉面,弹起琴来手舞足蹈,扭捏作态,谢幕时装模作样,左右逢源。如此几番,我再也不想看什么“天才音乐会”了。
这几年倒还好,“神童”说略见消减,人们在这方面的话题似乎少了很多。也许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天才规则”并不能长久,也许越来越多的人发现成为好的职业音乐家太过艰辛,干脆也不去打造什么所谓“天才”了。不过最近,这个问题又重新回到我的头脑当中,因为有人介绍我认识了一位年轻的钢琴家,他们说他确实是“天才”。
他叫陈思亮,5岁随母亲移居美国后开始学琴,从小天资不凡,8岁在卡内基音乐厅登台,随后又与诸多世界著名乐团合作,现在,他刚刚结束在美国德州基督教大学音乐学院的学习——正是一条标准的“天才”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