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做温暖的父母——理解孩子的心理语言

一、子宫接纳与期待

字体:16+-

在现实生活中,并非每一位母亲都是发自内心地想要成为妈妈,或者说,并非每一个孩子都是在母亲的真诚接纳中来到这个世界上的。

这里所说的“想”或“接纳”,不是指理性层面,而是指内心深处的态度,特别是潜意识中的态度,它带有情感色彩。一位身体健康的成年女性,如果在内心深处做好了想要当妈妈的准备,不出意外的话,她会比较容易受孕。可是,当她理性上非常想要孩子,而心理上并未做好准备,甚至在潜意识里并不想和“这个男人”有孩子的时候,受孕就会变得莫名其妙地困难,或者,受孕比较顺利,却在怀孕期间发生“意外”,诸如:先兆性流产、胎停育等。

我们身边还会出现另外一类事情:某些女性的身体并不十分健康,却能顺利受孕和生产。甚至有勇敢的孕妇带着子宫肌瘤去孕育自己的孩子,医生反复提醒她,随着胎儿在腹内的成长,子宫肌瘤也会长大,即使通过一些医学手段能够对肿瘤有所控制,临**也确实有许多成功产子、同时切除肿瘤的案例,但风险总是存在的。这终归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可是,仍然有许多这样的妈妈生下了健康的宝宝。

医学发达与医护人员的恪尽职守自然功不可没,究其深层的个体原因,恐怕我们很难否认母亲心理状态的强劲支撑。

成年女性是否接纳自己成为母亲,是否接纳一个新生命的到来,不仅影响着自己能否顺利受孕以及围产期的基本状态,还深刻影响着胎儿的发育和成长。

胎儿住在母亲的子宫里,完全依靠母亲提供营养。物质营养来自母亲的生理状态,精神营养来自母亲的心理状态。任何一个方面的营养缺失或匮乏,都会给胎儿带来缺失感或匮乏感。如果只是由于身体条件带来的营养不足,母亲其实很喜欢、很接纳胎儿,那么,胎儿能够通过脐带流经自己身体的血液感受到母亲的接纳和喜欢,顶多是先天生理营养有些不足,并不会影响出生之后的母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