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不仅需要自我肯定,形成自我认同感,还需要获得同龄人的认同,即“同伴认同”。同伴认同是深化自我认识的一种表现。
进入青春期之后,人会自觉不自觉地以人为镜,通过与他人进行交流和比较,把自己的形象反射出来,然后加以认识。青少年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往往以同龄人作为参照系,从这些同伴对自己的态度、评价和反应当中,去发现自己的优点和短处,强化自己的内在价值,从而选择更为恰当的行为。
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够促进同伴认同,使人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得到情感支持。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懂得在现实生活中寻找支持和帮助。这对维持一个人的身心健康是非常重要的。通俗地说,朋友多的人,心理失调的概率要低很多。
很多沉溺于网络的孩子恰恰是因为没有在身边的同伴中交到好朋友,甚至比较疏离、隔阂,总觉得没有人能理解自己,内心孤独无助。所以,遇到问题时不愿把自己的烦恼告诉同伴,害怕被嘲笑,或者被拒绝。而互联网匿名性的特点使他们摆脱了很多现实交往的限制,地域、相貌、性格、学习成绩、家庭背景等可能成为现实交往障碍的因素在互联网上被忽略了,心里会感觉更放松、更安全、更主动。
于是,社交网络更容易在互联网上建立起来。在网上,大家可以更自由地表达和交流,可以借助各种游戏宣泄情绪,可以更勇敢地尝试新的社交技巧,遇到学习或生活问题时自然会转向互联网寻求支持和帮助,当然,还可以借此逃避现实困难。沉溺于网络的时间越久、程度越深,越容易忘记网络只是一个工具,就越脱离现实生活和现实人群,也就越容易感觉现实世界不如虚拟世界安全、温暖、自信,网络成瘾的倾向性就越高……一旦陷入这个恶性循环,“现实感”便会越来越弱,逐渐分不清哪些是现实世界里的事物,哪些是虚拟世界里的事物,甚至会混淆现实与虚拟的“游戏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