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五因素模型研究的应用表现在:
一、临床心理学方面
目前,在有关人格障碍的诊断主要还是以症状表现的分析和研究为主要参考资料,还没有其他有效的途径可以利用。而大五因素模型恰恰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思考的渠道。从已有的研究文献中,“大五”模型中的神经质、尽责、低外向、低随和这四因素在人格病理学描述中的重要性,特别是神经质,开放性则不突出。大五模型和NEO-PI问卷一直被学者们认为是测量人们基本情绪、人际和动机状态的有效工具,能够很好地描述个体的人格轮廓。所以,人们可以通过大五模型和NEO-PI问卷清晰地辨别出人格维度内的极端人群,而人格障碍的症状中的偏差行为可以说是由一些夸大的人格特质组成的,这样一来,就可以将大五模型和人格的诊断结合起来。
临床专家可以针对不同的个体提供特异的治疗策略和技术。例如,在神经质这个单项上得高分的病人可以从处理事务的策略上进行训练,从而使他们对自己的情绪反应加以控制。这些病人经常会对伴随着盘旋上升的焦虑和混乱的压力做出反应,在高唤醒状态下他们要尝试去处理冲突的观点或人际间的麻木和冷漠,却十分困难。情感控制方法和放松的运动能缓解这种状况。相反,在神经质上得低分的人,对他们的实际问题和身体症状表现得过于自信。如果他们的症状没有得到认可的话,他们会认为表述自己的心理问题是没什么意义的。这时采用团体的方法对帮助这些病人从基于症状/问题大定位过渡到从心理/人际角度看待事物有特殊的效果。一个群体可以在有压力时提供更强大的人际间的支持。对于外向性得高分的病人需要得到帮助是抑制他们从唤醒或焦虑状态转而直接做出一些行为。对于他们,延迟反应能帮助他们获得足够时间来对所经历的事情做出鉴别。治疗者对于病人的一些不必要的要求可以不予理睬,但要仔细地列出每一个病人内心状态的记录,这样就会促使病人对自我有一个更统一的不依赖于他人的判断。内向的病人通常会抑制、支配自己的反应,甚至可能是过度的压制。结构认知的方法只会增强这种趋势,人际间的方法关注自我的接受和对人际关系的评价,对他们是更有益的。在尽责性上得低分的病人坚持完成治疗任务是比较困难的。在治疗开始时医生就会为病人制定一个比较合适的目标。在尽责性上得高分的病人在治疗期间会表现得始终如一和可信赖,他们在治疗期间的优良表现和较好完成作业的情况通常会受到他们的治疗医生的赞扬。然而,这些特征下面也掩藏着一些问题。具体工作是要处理那种把潜在成就转化为真挚热心而不是例行公事的责任感和强迫感。在随和性维度上处于任一极端的病人都适合于在人际间问题上的动态治疗上。在高分端,病人脆弱的素质会成为他人际交往中的弊端,直接显现出来。这通常会混杂有病人的低自尊水平。在求新性维度上得低分的病人可能会更自如地运用结构化的方法。如果想在一个非结构化治疗中获得充分的成功,他们要接受特殊的准备和支持。对低求新性得分的病人采用生物反馈技术比意象技术有更好的放松的疗效(Kelso,Anshor,& McElroy,1988)。高求新性的病人倾向于对他们的思维应该在哪里开始发散这个问题并不明确,他们有过多的想法和幻想。对于帮助他们控制这种发散问题的认知技术较为有用。这是通过一种使人宽慰的方法和鼓励来实现的,重申观点并实际地看待不同的选择。这些病人发现他们会有太多的同时性反应,接连地产生一连串的幻想来试图跟上这些反应。有计划的努力对施加更多的控制来组织他们的生活是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