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纳(Bruner,1956)在评价凯利的理论时,认为它是1945—1955的十年间,对人格理论的唯一重大贡献,是一个新的、有价值的理论。虽然,凯利的认知理论与精神分析理论、行为主义理论、特质理论相比,没有产生巨大的广泛而持久的影响,特别是在理论提出的最初20年里,几乎不太受人重视。但是,进入20世纪70年代,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兴起,人们开始关注凯利的理论。至今,它仍是许多人格心理学家和临床治疗或心理咨询人员所推崇的理论之一。
一、学术贡献
(一)丰富了人格理论的认知向度
凯利的理论代表了当时认知心理学兴起的趋势,“特别是在人格的研究里有一股猛烈的趋势,便是强调认知变项,尤以美国为甚。”(Klein,Barr & Wolitzky,1967)凯利将认知作为人格发展的首要因素来看待,形成了其独到的认知建构理论。这是之前的许多人格理论学家所不及的,其理论观点从深度和广度上超过了一些派别的理论学家。凯利的个人建构论显示出兼容并蓄的特点,是许多人格理论的综合。虽然,凯利的个人建构理论一般被认为是认知的人格理论,但是,凯利本人拒绝给自己的理论标上任何称谓。他注意到其理论除了认知外,还会被描述为人本主义、现象学、心理动力学、存在主义,甚至行为学派。按照凯利的观点,若要他选一称谓,他自认为可能是人本主义,因为人本主义强调人的创造能力并对人类持乐观的态度。总之,凯利对人格理论的最大贡献还是其认知建构理论体系。
(二)发展了有效的人格评价工具
凯利发展了一种崭新的且与理论相关联的评鉴技术——角色建构测验(REPT)。角色建构测验由于是直接来自于其理论,代表着一种重要的评鉴方法。虽然它曾被人批评为弹性太大、难以控制,但是有人认为它是相当有想象力的方法,且易于量化。近些年,它的应用已扩展到心理治疗工作范围以外,如工业心理学、广告心理学、市场调查、职业辅导等领域都有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