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格心理学

第四节 理论应用

字体:16+-

一、精神疾病及其治疗

艾里克森和弗洛伊德一样认为,适应良好的个体是能够完成爱与工作这两件事的人,而表现出精神症状的人也不是没有可能适应良好,至少他们可以通过对其内心冲突的分析澄清那些被掩盖了的正常的心理功能。

(一)精神疾病的根源

当正常的、胜任的自我因为社会性创伤、身体疾病和危机解决的失败而受到严重削弱时,精神疾病就会出现。艾里克森举过一个例子来说明精神疾病的这些成因,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一个年轻的士兵从前线归来以后,因为严重的头痛和焦虑而不得不住院治疗。这种情况之所以发生,一方面是因为他没能发展出一个足够强大的同一性以抵挡对于战争的恐惧;另一方面是由于持续的高烧带给了他强烈的虚弱感,还有一方面是因为目睹战友牺牲,感觉失去了社会支持。

除此之外,艾里克森还谈到一些可能阻碍成长危机有效解决的病态行为,例如,在口唇期里突然强制给孩子断奶;在肛门期进行大小便训练时过于严厉或纵容;在孩子玩弄**时父母反应过度,用权威、专制来打压孩子的精神等等,这些行为都可能导致精神疾病的产生。

(二)精神疾病的种类

艾里克森认为精神疾病表现出的只是症状程度的不同,而非类型的不同。但他还是会使用一些标准的精神病学命名术语,只是小心地不让这种标签成为自我验证的预言。也就是说,尽量避免患者遵从某种错误的期望,如把“强迫症”“病人”这种定义作为一种消极的同一性。

(三)精神疾病的治疗

艾里克森自认为是一个十足的精神分析学家,因此他所提出的治疗目标与弗洛伊德相类似,比如,要探求无意识和童年经历等。不过在艾里克森看来,病态症状不仅仅代表的是某种本能驱力没有得到满足,更常见的是代表着一种不顾一切地想要发展和维持同一性的努力。治疗就是要帮助患者用一种更具建设性的方式来获取同一性,从而减轻这种症状。对于精神分析式治疗的疗效,艾里克森也有比较清醒的认识。他认为标准的精神分析式治疗中包含有暗示甚至是偏颇的成分,还指出它比较适用于相对健康且有能力改变的病人,如果让不适合的人接受治疗,只会令他们更加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