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战士的餐桌:二战各国战地饮食传奇

第四章 日本篇

字体:16+-

19世纪60年代,经历了风云激**的幕末时代,日本开始了举世闻名的“明治维新”,改革封建体制、建立近代国家,摆脱了沦为西方殖民地的命运,从此走上殖产兴业、富国强兵、脱亚入欧、侵略扩张的道路,接连取得了中日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的胜利,成为20世纪上半叶亚洲唯一的帝国主义强国。然而,偏居海岛的日本作为“暴发户”式的后起列强,本土资源匮乏,战争潜力有限,其军事技术和军事理念相较欧美仍有差距,特别是后勤方面。尽管日军仿效西方建立了近代后勤体制,但素有轻视后勤的倾向,成为其作战的命门所在。日本陆军建立了以后方仓库和前方兵站相结合的补给体制,但产能不足且运力薄弱,一旦战事持久或补给线遭到破坏,前方部队只能依靠以战养战、现地自活维持生存,即掠夺当地资源坚持作战,在某些战役中甚至出现全军断粮的惨况,死于饥饿之人多于战斗伤亡。日本海军因为依托后方基地且舰船自行携带给养,后勤状况相比陆军要好,伙食水平也更高。无论陆军和海军,日本军队的餐饮既保持了本民族饮食习惯,又融合了西方饮食元素,呈现出“和洋结合”的鲜明特征。

向珍珠港进击——赤饭杂煮与航空便当1941年12月7日凌晨时分,一支舰队穿越北太平洋的风雪雨雾,悄无声息地抵达夏威夷瓦胡岛以北200余海里的位置。这是由南云忠一海军中将率领的日本海军机动部队,以“赤城”“加贺”“飞龙”“苍龙”“翔鹤”和“瑞鹤”共6艘大中型航母为核心,搭载着约390架舰载机,于11月26日由偏僻的择捉岛单冠湾秘密出击。日军在途中保持无线电静默,避开任何船只和飞机,一路潜行接近夏威夷群岛,其任务就是在日美谈判破裂之际,对瓦胡岛珍珠港发动突然袭击,摧毁美国太平洋舰队,从而拉开继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后又一次赌上日本帝国国运的战争的帷幕。12月2日,舰队收到暗号“攀登新高山1208”,即东京时间12月8日为开战日,旗舰“赤城”号的桅杆上升起了当年对马海战时飘扬在旗舰“三笠”号上的Z字旗,南云司令官也通过广播向全体官兵发出与东乡平八郎大将相似的勉励之辞:“皇国兴废在此一举,望我军将士不畏牺牲,各尽其职,以告大成!”此刻,所有人都知道大战在即,而那些即将出击的飞行员肩头更是压力万钧。